2014年01月27日14:03 來源:新華網
“日本產業界強烈希望稀土的供需達到平衡,中日關系早日穩定下來。” |
外媒稱,日本對中國“稀土”的依賴絲毫沒有成為話題。
據《日本經濟新聞》1月25日報道,借著2010年9月中日釣魚島海域撞船事件,中國打出外交牌,切斷了向日本的稀土出口。由於接近90%的稀土需求依賴中國供應,日本立時出現短缺,產業界陷入極大混亂。稀土供應短缺問題一直持續到2011年夏天,價格也一度飆升數倍。
在利益的驅動下,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等國都掀起了開發稀土的熱潮。日本企業也加快推進採購渠道的多元化。雙日公司於2013年秋天開始從澳大利亞進口稀土。豐田通商公司也計劃2014年在印度生產稀土。
報道稱,通過自身努力克服危機的日本似乎表現得越來越強大。不過,東京大學生產技術研究所特任教授岡部徹指出:“日本企業採購稀土時被中國掐住軟肋的狀況依舊沒有改變。”
報道認為,誤區在於“稀土”這一總稱上。雖然總體上都叫“稀土”,但細分起來,可以分為輕稀土和重稀土,前者在世界上可以廣泛開採到,后者存量很少,是名副其實的“稀土”,兩者加起來總共17種。撞船事件后,日本從全世界找到代替中國的採購渠道主要是輕稀土類。同樣被稱為稀土的重稀土類仍舊幾乎全部依賴中國。
報道指出,重稀土類的代表是“鏑”。搭載在混合動力車和電動汽車上的高性能磁鐵,要想耐高溫,就離不開“鏑”。通過提升技術,雖然可以減少每輛車的使用量,但隨著電動車的普及,總量將很難減少。
在開拓中國以外重稀土市場方面,住友商事公司准備從哈薩克斯坦進口,但還沒有出過貨。如果中國因某種理由中斷出口的話,日本根本無法確保穩定的供應。
報道稱,輕稀土類也有一定風險。玻璃研磨需使用“鈰”,因中國在撞船事件后禁止出口“鈰”,日本曾普及了替代的研磨方法,使用量也大幅減少。但是,從輕稀土類礦山開採出來的混合物中,約有一半是“鈰”。如果開採商根據出產最多的“鈰”的銷量而減少生產計劃,那麼從同一座礦山出產的高性能磁鐵原料 “釹”、光學鏡片原料“鑭”的流通量也會減少。
報道稱日本產業界強烈希望稀土的供需達到平衡,中日關系早日穩定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