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專家看網絡教學:潘多拉魔盒已開啟?(下)

2020年07月08日10:49  來源:人民網-日本頻道
 

上次我們講了網課利大於弊,成敗與否關鍵在於教師。這次我想談談網課這個潘多拉魔盒釋放出的“對大學教師不利的現實問題”。(主要探討部分非研究人員培養的大學文科系)

八個現實問題

1. 一部分學生若能通過網課高效學習,則大學4年應修習的文科類專業知識可能僅用一兩年即可掌握。且網上已經有很多簡明易懂的講解視頻、全球頂尖高校的講座等,此外也有很多熱愛教學的老師的課程,且今后還將進一步增加。

2. 對大多數學生來說,大學真正的目的不是做學問,而是學習知識拿學位的地方而已。

3. 當唯學歷論崩塌,大家普遍認識到高學歷無法為“優秀”背書,且有其他可替代學歷為自身水平做保証的方法時,人們考大學的欲望將大大降低。

4. 大學雖然倡導其教育的終極目的是培養具有綜合能力的國際化人才,但現實中,很多教師自己都不具備那樣的能力、見識及人格魅力,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5. 當前很多課並未達到可以公開發布在網上的水平。

6. 網絡打破了空間和時間的限制,這將導致低水平教師被淘汰。

7. 大學教育的理念往往認為優秀的研究者等於優秀的教育者,但實際上這是錯的。

8. 能夠在網絡和現實社會中能動地學習的人,將超越隻會在大學被動拿學分的人。

筆者之所以將問題寫得如此嚴苛,是因為無論我們喜歡與否, 這場變革的浪潮已經奔涌而來。冰山已經迎面撞上大學這艘巨輪。即使學校和老師不做改變,學生們也已經注意到了變化。網絡教育這顆冉冉升起的新星所具有的高效性及創新性備受矚目,正是看到了這一點,中國展開了一批數以萬計的網絡教育人才招聘,網絡教育及教材開發已在逐步推進。

如今變革已來,我們沒有辦法視而不見。曾經,在工業化快速發展的19世紀初期,英國匠人由於擔憂失去工作而掀起了一場破壞機器的運動,也就是著名的盧德運動(Luddite movement)。歷史總是驚人地相似,枉顧不利的現實問題、固執地想重回以往教育模式的做法,就如同盧德運動一樣,主人公們都有不採取措施就會被淘汰的危機感。

在日本也存在類似情況。知名教育機構東進綜合預備校的教育模式是請一流人氣講師錄制網課,學生有不懂的地方再請在讀研究生做家教老師進行講解。通過這樣的學習方式,每年該機構能讓數千人如願考上東京大學、京都大學等一流高校,而相較之下,依舊採取面授式的大型教育機構則風光不再。從這個案例可以看出,通過網課跟教學方法優秀的老師學習,不但大大降低人工成本,學習效果也遠超一般水平教師的面授。現在,愛知縣的公立高中也臨時引進了網課。一旦學生不再選擇考取大學,同時社會上也有能夠証明頭腦及專業知識水平的系統,那麼大學的文科專業將面臨著淘汰。

日本的高校也在行動。從文部科學省(相當於教育部)公布的截至今年4月10日的高校復學情況可以看出,用網課代替一般授課的國立大學比例為74.4%,私立大學為46.0%,東京都內的知名高校無論國立還是私立,都改道導入了網課。

東京大學和早稻田大學是最先啟動網課的學校,東大校長還預計到了網課推行要經歷的試錯過程,呼吁師生團結一致共渡難關。相反,那些不受新冠疫情突發因素影響也面臨淘汰的地方及私立的一般大學卻無法開展網課,最終不但不能把握千載難逢的彎道超車機會,甚至錯失轉型網課的良機,導致與一流高校的差距越來越大。

那麼當前形勢下到底應該怎麼辦呢?有很多方法,在這裡僅談談筆者的拙見。

首先高校應當全力進軍網課,隻要能網上授課的內容都轉線上。當前規定在4年大學學習期間拿到一定學分即可畢業,可以參考這個學分制設置一個標准,隻要達到相應的水平即可授予學生學位。這樣可能就會出現一年畢業的學生,也會有五六年都畢不了業最終退學的學生,但是社會對這些學生的評價將高於現在這種大學畢業卻連專業水平都無法保証的機械式教育出來的學生。畢業標准更高的大學,其學位也更能得到企業的認可。

第二,以當前大學畢業所要求的水平來看,學生通過網課各自高效學習,2年足夠完成學業,剩下的時間可以再掌握一兩個專業,也可以留學、創業或者實習。通過視頻網課,學生可以按照自己的計劃短期集中學習,白天工作晚上學習也是可以的。

第三,教職工、大學資源也可以從好看時尚的面子工程和日常工作中解放出來,專注於必須面授的內容,或者集中精力發展讓學生積累經驗增加體驗的策劃與項目,構建幫助學生成長的體系,不斷提高對於學生來說的“性價比”。這樣一來,教師就轉變為高效學習的輔助角色,同時對授課內容的質量也有了更高的要求。

教育在今后的時代也不可或缺,教育的重要性將日漸凸顯。不再囿於往日的權威,果斷改道網課,並能夠適應的大學和新興教育機構、系統將得到極大發展。因為就像達爾文所說:“自然界生存下來的,既不是最強壯的,也不是最聰明的,而是最能夠適應變化的。”(作者為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的津田量副教授,張靖譯)

(責編:張靖、陳建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