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1月14日08:34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曾参加过侵华战争的东史郎在那本著名的《东史郎日记》中就公开承认,“一切源于教育”。 |
有过教育孩子经历的人都知道,孩子就是一张白纸,你教他什么,他就学什么。所以就有“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名言,也有“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的警句。
前日本首相岸信介的家庭教育应该是很“成功”的。在逝去多年后,无论是外交手法,还是执政理念,其外孙安倍晋三仍能贯彻始终,可见入“鲍鱼之肆”浸淫时间之长。
日本政府日前决定,在将作为中学教科书编辑方针的学习指导要领解说书中,写入钓鱼岛与日韩争议岛是日本的固有领土,以便在国际化过程中,传达给日本学生必要的本国领土知识。
毫无悬念,这个决定无疑会引发邻国的抗议。人们普遍认为,这是日本的“通病”和“顽疾”的又一次表现。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日本官方就在修改教科书问题上蠢蠢欲动,后来也有过几次修改教科书的行为,都引起了邻国和世界范围内的广泛关注。
日本教科书问题的要害是篡改侵略历史,实质是培养什么样的人、走什么样的路的大是大非问题。其中,二战前后日本历史始终是激烈争夺的焦点。
战后,由于美国人的庇护,一大批日本战犯被松了绑,天皇没有被追责,时为甲级战犯嫌疑犯的岸信介,后来竟当上了日本首相。由于没有严格追究日本战争的责任,日本国民对战争的性质也缺乏正确的认识。所有这些,使得一些日本人对历史认识混浊不清。这种认识反映到教科书上,便成为不是问题的问题。
曾参加过侵华战争的东史郎在那本著名的《东史郎日记》中就公开承认,“一切源于教育”。
从上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日本文部科学省在右翼势力的施压下加强了对历史教科书的审定。1957年岸信介上台后,强迫部分出版社将“侵略中国”改为“进出大陆”。1982年6月,文部科学省审定中小学历史教科书时,把“三光政策”改为“抗日运动的展开,迫使日本军队保证治安”;把朝鲜人民的“独立运动”改为“暴动”等。1985年8月,右翼团体“保卫日本国民会议”炮制的《新编日本史》把南京大屠杀说成是“尚无定论”,把日本发动侵华战争说成是“被迫应战”,把太平洋战争美化成“从欧美列强的统治下解放亚洲,在日本领导下建设大东亚共荣圈”……
了解了这些偷天换日的教科书就能明白,被人看着奇怪的日本人为什么到处宣扬他们的“神道”,杀人被视为“神赋特权”,战死则“成神而入灵位”并被后人“参拜”和“供奉”。为什么在日本人的字典里,明明是“侵略”别国,却偏偏说成“有理”和“无罪”。为什么在《君之代》国歌里,有“我皇御统八千载”,首相、大臣等政治家也时常“失言”,不惜侈谈“皇国史观”。
这也解释了安倍为什么在公开场合胆敢发表“侵略定义未定论”,为什么要处处强调日本的民族自豪感,为什么要加快修宪,发展军事力量……
一切源于教育。
岸信介的“教育”已经成功地让安倍从一个无知的孩子变得更加没有是非观念。而如今,作为祖辈的安倍把魔爪也伸向了孩子。
北野武有部叫《大逃杀》的系列电影,讲的就是孩子在大人的“教育”下如何成为杀人机器。看过之后,深被其中的血腥场面所震惊。如今,安倍就像影片中的校长,在“爱国心”和“积极的和平主义”微笑下隐约露出狰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