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09日08:01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生於60年代,長於80年代,扛住90年代的風險與挑戰,活躍在新世紀的舞台——這是這個年代成功者的成長履歷,這其中有一位旅日20余年的華僑,他傾半生心血,在為著這樣一個“中國夢”而奮斗:中日之間多一分理解,少一分誤解,多一分合作,少一分仇恨。 |
圖為劉甚秋在北京大學日本校友懇親會上致辭。
任一丁攝
劉甚秋,河北香河人,1991年畢業於北京大學日語系,先后就職於北京大學經濟學院、日本野村証券、日本光通信公司並擔任事業部部長,后開始創業,現任日中經營者協會常務理事、北大天公國際投資株式會社社長,獲得早稻田大學商學碩士和長江商學院EMBA學位。
生於60年代,長於80年代,扛住90年代的風險與挑戰,活躍在新世紀的舞台——這是這個年代成功者的成長履歷,這其中有一位旅日20余年的華僑,他傾半生心血,在為著這樣一個“中國夢”而奮斗:中日之間多一分理解,少一分誤解,多一分合作,少一分仇恨。
金融到IT的“黃埔生”
“80年代是中日關系非常好的時代,改革開放剛剛起步,基於中國的日本研究熱,國政系和日語系就是北大的熱門專業,”談及專業選擇,劉甚秋流露出北大學生典型的理想主義情懷,“50年代初,日本的GDP和中國相當,為何80年代就成了世界第二?這是我們學習日本的初衷。”
在日語系的學習之外,他也旁聽很多經濟學課程,有了扎實的經濟學基礎。畢業時,恰逢北大經濟系需要一名從事日本經濟研究的教師,二者兼修的劉甚秋就被經濟系要了過去。任教不到兩年,早稻田大學提供給北大一個深造的獎學金名額,時任北大副校長的羅豪才挑中了他——就這樣,劉甚秋遠渡重洋開始了日本生活。
在日本,他遇到了自己的人生導師:時任野村証券副社長齊藤惇。碩士畢業,劉甚秋在齊藤的幫助下進入日本金融界的“黃埔軍校”——野村國際金融部,主要從事中國企業的東京上市和日元債券的發放業務。正當事業草創時,亞洲金融危機爆發,債券業和海外上市迅速遭遇“過山車”:在四面楚歌的壓力下,齊藤建議他把眼光放到IT產業上來。就這樣,他被推薦到日本IT巨頭之一的光通信公司擔任事業部部長,開始了人生新起點。
“我要感謝生命中的每一個師長,不管是中國人還是日本人,他們成就了我的每一次重大決定。”劉甚秋談到自己的曲折歷程,心懷感激。
中日群團的“領頭人”
劉甚秋坦言,在創業過程中,中國駐日本大使館對自己的業務幫助很大。大使館商務處會定期邀請國內各級政府赴日招商洽談,介紹他們相互認識。劉甚秋的兩地人脈由此建立起來:在拿下三菱重工、日立和富士通等多家著名日企的軟件開發項目后,劉甚秋與部分日企代表共同發起了“日中經營者協會”,致力於中日民間企業的溝通:一方面,他們申請日本政府的政策支持,對中國企業投資予以優惠條件﹔另一方面,他們也引導日企赴華,在內地投資辦廠——日立在大陸的多家分公司就得益於此。此外,他們也邀請華聯、超市發等中國零售企業赴日投資,還有內地各級政府對日本環保項目的考察和開發,取得了很好的業績。
在這個過程中,增進中日之間的了解很重要。有很多老一輩華僑加入其中,向日本企業介紹中國、傳播中國,力求消除誤解。在福島大地震發生的第一時間,協會的中國企業代表就向日本政府捐款賑災。
“當然,基於各方面原因,中日客戶對對方投資環境的不信任也是常有的事情,這使得協會的工作開展很難。”劉甚秋說,“但我們不能因噎廢食,不信任的根源是對對方的不了解。我們需要大使館和官方的斡旋,更需要深入地交流和互信。這就是在日本的中國經營者要努力的方向。”
放眼未來的“大園丁”
在光通信公司,劉甚秋利用日本領先的IT技術,從中國引進IT技術人才悉心培養——這個習慣也被他帶到自己的公司“北大天公”。“把國內的IT人才吸引過來培養並不是人才流失,”劉甚秋笑著說,“他們成熟后很多會回國發展,現在國內IT產業的領軍人物大多是那個時代培養起來的,我就有很多得意弟子。”
業界之外,劉甚秋也重視中日之間年輕人的交流。“我們那個時代的青年沒有交流機會,不能讓我們的后代青年也失去交流機會。”他與北京大學李岩鬆副校長達成協定,每年自己出資支持從北大選派一批學生赴日本短期參觀考察,真正近距離地感受日本。“我相信,他們會成為決定未來中日關系新的左右手。”劉甚秋堅定地說。
劉甚秋認為,中日關系近年來的緊張並不能代表民間關系緊張。日本企業界和民間對中國的認識和政府有很大差別,絕大多數普通民眾希望了解中國。“中日之間合作也好、競爭也好,都需要我們去了解對方,去正視差距。我想要做的,就是讓更多的人能夠冷靜看待中日關系。這是園丁的工作,但我樂在其中。”(任一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