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22日07:50 來源:人民日報
日本政府日前向臨時國會提交了《產業競爭力強化法案》(簡稱《法案》),希望通過稅收優惠政策促進企業重組、消化過剩產能,同時放鬆限制來激活經濟、創造需求。 |
日本政府日前向臨時國會提交了《產業競爭力強化法案》(簡稱《法案》),希望通過稅收優惠政策促進企業重組、消化過剩產能,同時放鬆限制來激活經濟、創造需求。日本經濟產業大臣茂木敏充表示,希望加快產業的新陳代謝,推動日本經濟再生。今后5年將是日本“產業競爭力強化”的集中實施階段。
由於需求增速放緩及新興市場國家制造業崛起,日本的石油精煉、家電、造船、鋼鐵和化學行業均陷入了全球性的供給過剩。據日本內閣府統計,今年4—6月,日本供給過剩部分已相當於國內生產總值(GDP)的1.5%。例如,日本造船行業的國內總產能為2000萬噸,而2012年的訂單量僅為885萬噸。產能過剩導致過度競爭。以液晶電視機行業為例,日本國內目前仍有超過4個廠商在相互競爭,夏普、鬆下均深陷巨額虧損,而一水之隔的韓國已集約至2家廠商。
事實上,日本已經通過海外投資和產業重組等方式在謀求出路。近日,三菱重工、今治造船等日本五大船舶制造企業聯手投資300億日元(約合18.69億元人民幣),入股巴西一家造船公司,共同開發建造海底石油挖掘船。這是日本造船業迄今最大的海外投資案,也是轉移國內過剩產能開拓新興國家市場的重要一步。在家電領域,日本家電巨頭鬆下電器公司近日宣布,在本財政年度,將停止面向等離子電視機的液晶板生產,並最終關閉和出售生產液晶板的工廠。鬆下也已經開始與過去的競爭對手索尼合作,研發高畫質、省電力的有機EL電視機,以更好地迎合市場需求。
如何消化過剩產能、加快產品創新,成為日本企業需要正視的問題。《法案》提出,重組企業最多可將新公司出資、融資額的70%記入費用,並減少注冊稅,以避免因合並增加法人稅支出。政府還將對主要行業產能情況進行摸底和公布。在鼓勵企業創新方面,《法案》規定將設立擁有特殊政策的“企業特區”,明確醫療等行業的准入規則,解除國立大學開展風險投資業務的限制。
強化產業競爭力是“安倍經濟學”成長戰略的重要內容。通過寬鬆的貨幣政策和增加公共財政支出,日本經濟近幾個月出現了難得企穩的跡象,但日本經濟的持續復蘇最終取決於實體經濟的振興和可激勵民間投資市場環境的創造。
東京大學教授伊藤隆敏對本報記者表示,未來12個月將決定“安倍經濟學”的成敗,最重要的是打破既得利益、進行結構改革,而勞動力市場、農業、醫療保健和能源是改革的關鍵領域。從勞動力市場來看,日本的勞動人口在2010—2030年將減少1280萬,約佔現有勞動力的18%,因此日本必須創造更好的育兒環境,並鼓勵婦女參加工作﹔從農業來看,日本農業長期依靠政府保護,跨太平洋戰略經濟伙伴關系協議(TPP)等自由貿易協定談判迫使日本農業提高效率,通過向非農業部門開放和集約,走高附加值之路﹔醫療不僅是日本具有領先優勢的行業,也關系到改善政府社保支出和國民生活質量﹔而廉價穩定的能源是保持日本制造業競爭力的重要元素。
產業振興規劃在日本並非新鮮事。在過去7年中,日本政府每年都會出台新的產業規劃,但很多措施始終停留在紙上。在制造業全球化進程加深的背景下,政府主導的產業規則成效如何也有待驗証。
伊藤隆敏認為,產業提升戰略應避免成為新的產業補貼政策,理想的產業政策應同時包括“胡蘿卜”和“大棒”,如果一味給予優惠,會導致預算惡化。“那些一直處於保護之下的行業和企業,就應該退出市場。”(田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