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1月27日11:04 來源:人民網-日本頻道
1月19日沖繩縣名護市市長選舉是近來全日本媒體關注的焦點。自民黨東京本部和安倍內閣從一開始就抱定了必勝的決心。 |
(圖片來自網絡)
1月19日沖繩縣名護市市長選舉是近來全日本媒體關注的焦點。全日本有695個市,差不多每個星期都有市長選舉,按理說遠在天邊,人口6萬少許的一介地方市長選舉本不該成為一條引入注目的新聞。但是由於這場選舉牽一發而動全身,牽扯到安倍內閣的內政與外交方針的執行,事關日本在日美安保政策上對美國以及沖繩當地民眾的承諾,以及民眾對安倍內閣的政治取信。自民黨東京本部和安倍內閣從一開始就抱定了必勝的決心。
在日美軍的基地基本上集中於沖繩
日美之間的沖繩問題起源於二戰,雖然在1972年日美之間就沖繩返還達成了協議,但是時至今日,駐日美軍基地的74%依然集中在沖繩,基地面積佔了沖繩本島總面積的19%。大批私人土地被強行租用,噪音以及部分美軍士兵的犯罪行為一直困擾著當地居民。長期的不滿終於因為一起美軍士兵的刑事犯罪引發了民眾要求美軍從沖繩撤離基地的大規模游行。
事情的緣由還應該追溯到1995年9月。當時在沖繩發生了三名美軍士兵強奸了一名年僅12歲的少女的事件。事件的本身還不僅限於對少女的強奸,更讓日本民眾感到憤怒的是,根據《日美地位協定》,當地的警察居然連對實施強奸的嫌疑犯加以拘捕的權利都沒有。事后,經過反復協調,總算是將犯人繩之以法。日本政府私下裡還拿出一筆錢,與該少女的家屬了結了此事。但是,美軍太平洋艦隊司令官(Richard C. Macke)事后在接受採訪時,居然聲稱:“不過是用租車的價格買了一個女的”。
日本政府的軟弱表現引起了廣大沖繩民眾的憤慨。當年10月,沖繩民眾發起了反對美軍基地以及針對《日美地位協定》的大游行,總共有將近9萬人參加。集會中,民眾們歷數美軍在沖繩的種種暴行以及基地的噪音對居民生活的影響,要求日本政府與美方進行交涉,使美軍基地撤離沖繩,本土也有眾多的民眾對此表示了支持。
長達20年的談判伴隨著“大棒”和 “糖果”
由於民眾的激烈反對,顯然位於沖繩中心地帶的普天間基地已無法再繼續保留下去了。從1995年年末起,日美兩國政府就普天間基地的遷移事項開始了馬拉鬆式的談判。
最初跟美方進行談判的是已故橋本龍太郎首相。1996年4月,經過交涉,美方提出了以下三項條件:1普天間基地的遷移將在未來5-7年間進行,2遷移的前提是必須充分保証基地保持其功能,3作為補償,需要另外建設一海上直升機機場。基地遷移的絕大多數費用由日本方面提供(約3萬億日元)。
日美雙方反復交涉的結果,1997年11月,基地的遷移地點最終定在了沖繩縣內名護市的邊野古。根據日美雙方的設想該基地規模跟普天間基本一樣——擁有一條長1600米、寬600米的直升機跑道和一條長1300米寬45米的一般跑道,外加約60架飛機以及其他的軍事設備,駐留的美軍大約為2500名。
對於日美間這種換湯不換藥式的交涉結果,大部分沖繩民眾表示了反對。然而,日本政府為了在表面上解決沖繩美軍基地的問題,一方面擺出公事公辦的面目向沖繩地方政府施壓,另一方面又拿出大筆財政補貼對當地進行誘惑。
沖繩由於長期以來對於美軍基地的依賴,本地經濟在日本國內相對落后。事實上,面對大筆從天而降的財政補貼的誘惑,沖繩島內發生了激烈的爭議。但即使如此,每次民調的結果,始終還是反對基地的人佔了多數。每逢選舉,“贊成基地或是反對基地”已經成了東京和沖繩之間以及沖繩內部的一場政治角力。
日方曾幻想過美軍能將其基地遷移到關島或是澳大利亞,但美方始終不曾鬆口。鳩山由紀夫在競選擔任首相時,曾經許諾最起碼將基地遷移到沖繩以外的地方,但最終未成功。鳩山政權的草草收場,與他在沖繩美軍基地的遷移問題上失信於民以及其對美過於強硬的態度使美方感到不悅是有直接關系的。
具體到普天間基地問題,面對來自東京的“大棒”壓力和“糖果”誘惑,在沖繩內部也造成了分歧。而這樣的分歧的背后則明顯地能看到東京的身影。1998年,當時的沖繩縣知事大田昌秀對普天間基地的遷移表示了反對,但是他在當年舉行的縣知事選舉中卻敗給了贊成派的稻嶺惠一。事后根據日本媒體和時任沖繩開發廳長官鈴木宗男的披露,當時的自自公聯合政府為了使支持派方獲取勝利,在選舉活動中動用了3億日元的國庫資金。但即便如此,時任名護市市長比嘉鐵也還是因為贊成接受遷移,在舉行民意投票后被迫辭去了市長的職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