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9月03日08:22 來源:湖北日報
1945年8月15日正午,日本天皇向全國廣播:接受波茨坦公告,無條件投降。不久,武漢即設立受降堂。9月18日,曾在湖北不可一世的日寇低頭繳械,在此簽下投降書。 |
最后低頭:日本大將率屬21萬簽降
◎日軍司令官岡部直三郎戰刀被我少將奪下,入場脫帽敬禮。他顫抖著雙手接過命令書,彎腰簽收,汗如雨下。
“1945年的夏秋之交,武漢人們沉浸在民族復興的喜悅之中。”《日本在漢投降紀實》這樣描述日軍當年9月18日在漢投降過程:“14年前是氣焰囂張的日軍侵華開始的日子,人們選擇這個日子,在中山公園舉行第六戰區受降儀式。”
這一天,漢口中正路(現解放大道)從循禮門至?口的馬路兩旁,布滿了崗哨。周圍來了很多武漢市民,把中山公園圍了裡三層外三層,都想親眼目睹鬼子投降的場面。我軍五步一崗,特地將一個連的兵力分成10組在中山公園內外巡邏。中山公園西北角的大草坪上,有一座平頂式的橫列房屋,是為表彰清朝湖廣總督張之洞的功績而興建的“張公祠”,祠門上的房額已換為“受降堂”三個金字。
下午3時,一片肅穆中,兩輛軍用摩托車引導著一輛豎著白旗的黑色轎車駛入,停在草坪進口處的武裝警衛兵面前,日第六方面軍司令官岡部直三郎走下車來。他個子矮小,蓄著一撮東洋胡子,全身戎裝,左手握著一把戰刀,身后跟著他的參謀長中山貞武及來福靜島、岡田芳政、清水勖之大佐。
這時,守衛在受降堂台階前的司令長官部少將副官處長蔣虎杰快步上前,從岡部直三郎手中把戰刀奪了過來,帶著他及4名幕僚走向“受降堂”。堂廳正中擺著一長列的會議桌,孫蔚如司令長官身著戎裝,作為我華中地區受降官坐在正中,兩側坐著武漢地區總受降官王敬玫、湖北省政府主席王東原,其他則是軍職師長以上、文職市長、省市黨部主任委員和廳長以上的官員及地方耆宿、民意代表、美軍顧問等,共88人。
岡部直三郎及幕僚走進堂廳,站在孫蔚如面前,脫帽敬禮。孫蔚如站起身,聲如洪鐘,宣讀了“中華民國第六戰區司令長官部司令六戰作命甲第一號”,命令岡部直三郎投降。岡部直三郎,這個在武漢犯下累累罪行的侵華戰犯,耷拉著腦袋,神情呆滯,汗珠不停地從額上、臉上流下。他顫抖著雙手接過命令書,彎腰執筆簽道:“今謹收到,中華民國第六戰區司令長官中華民國35年9月18日六戰作命甲第一號命令一份,當全部遵照執行,並立即轉達所屬及所代表各部隊之各級官長士兵確實遵照……”霎時,全場歡聲雷動,院外爆竹連天。
受降儀式結束后,岡部直三郎及其幕僚4名,仍由兩輛軍用摩托車警戒送歸。隨后,投降后的日軍官兵及日本僑民均由中方日俘管理所分別集中於青山、洪山、大東門、珞珈山等地。9月30日,岡部直三郎被中國軍方逮捕,囚禁於武漢大學,后轉押至上海。1946年11月,岡部直三郎因腦溢血在戰犯醫院中死去。
受降之夜,江城群眾自發上街游行,到處是歡慶的鑼鼓,喜慶的鞭炮。時年18歲的青年徐明庭壓抑不住興奮之情,步行到黃陂老家,將這喜訊告訴窮山僻壤的父母,第一次向父母提出要酒喝,引得祖父詩興大發:“兵氣銷為日月光,初聞涕淚滿衣裳,小孫也識余心樂,竟向高堂索酒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