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9月14日10:27 來源:齊魯晚報
從舊書攤淘得日本歷史學家井上清的《昭和五十年》,書中獨特的見解與視角對觀察當今日本政府的對華政策頗具參考價值。 |
從舊書攤淘得日本歷史學家井上清的《昭和五十年》,書中獨特的見解與視角對觀察當今日本政府的對華政策頗具參考價值。
一九二六年,裕仁即位,年號“昭和”。此號是以《尚書》中的“百姓昭明,萬邦協和”為根據的,實際上,以后的五十年間,既沒有“昭”也沒有“和”。一九三一年,日本發動“九一八事變”,在世界上最先點燃了“二戰”的導火索。其基本國策不僅是要征服中國,還要征服整個東亞。而在其盟國意大利停戰和德國投降后,隻有日本還在繼續作戰,也就是說,日本最先發動“二戰”並一直負隅頑抗到最后。
井上清發現,意大利是人民推翻戰爭政權,提前結束戰爭﹔德國是掌權者進行焦土決戰而自取滅亡,在整個領土被盟國佔領之后才投降﹔而日本則是統治集團內部在完全背著國民的情況下,和平派壓倒決戰派,在本土被佔領之前,就接受波茨坦宣言而投降。重要的有兩點,一是日本國民沒有起什麼積極作用,二是對戰爭負有直接責任的天皇、政府等統治者和機關在戰敗后依然保存。
另外,日本不是無條件投降,而是接受了波茨坦宣言中以“吾人的條件”的方式提出的各項條件而投降。也就是說,宣言不僅約束了戰敗方日本,也在法律上約束了盟國的對日政策。至於勝利者實際上是否受到約束,那是另外的問題。
特別是,日本沒有像德國那樣,國土被戰勝國大加分割。盡管從法律上說佔領日本的是盟軍,但實質上卻是美國的單獨佔領,並通過日本政府進行間接統治,這顯然又不同於德國。一九四五年公布的《美國對日佔領的初期基本政策》明確了佔領日本的“終極目的”是,“(甲)保証日本不再成為美國的威脅,而且不再成為世界安全與和平的威脅”﹔“(乙)立即建立和平而又負責的政府,這個政府必須尊重別國權利,支持聯合國憲章的理想和原則所體現的美國的目的。”可見,美國的目的就是要把日本變成“支持美國的利益”的附屬國,而非嚴格實施波茨坦公告,使日本實現非軍國主義化。一九五一年,在沒有日本侵略戰爭的最大受害者中國參與的情況下,召開了對日媾和國際會議,同時,日美簽署《安全保障條約》。
自此,日本逐漸擺脫戰敗國的陰影,在復活軍國主義道路上越走越遠。其中,除了以日美新安保體制為政治、軍事上的支柱外,日本經濟的快速發展也是重要原因。上世紀七十年代,其經濟增長速度居世界第一位,而軍費的增長率也是世界第一。與德國、意大利形成鮮明對照的是,日本對過去的侵略行為非但不認罪、不悔罪、不反省,反而企圖抵賴、美化。當然,這是一個漸變的過程。一九五七年,日本向菲律賓等國支付了戰爭賠償。但到了日韓第四次會談時,日本經濟已經超過了戰前水平,韓方提出損害賠償,以期日本對過去的殖民侵略行為做出反省,並清算歷史,但是,遭到日本的拒絕。日本認為,過去統治朝鮮不是侵略,而是開發了朝鮮,是做了好事!
自近代以來,日本一直對中國虎視眈眈。面對這個曾經窮凶極惡的鄰居,每一位不想再當亡國奴的國人,一要自強,二要警惕,這就是《昭和五十年》給我們的啟示。□阿布(自由職業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