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0月20日08:27 來源:北京晨報
10月14日,鬆下社長津賀一宏來到北京慶祝鬆下入華35年。不過,面對媒體,津賀一宏被問得最多的問題卻是,“鬆下會不會退出家電市場?” |
中國是日企眼中的成長市場
除了佔據產業鏈的上游,日本企業也在“老市場”尋找“新機會”。比如,中國的霧霾和環境問題,就讓一波日本公司在中國市場煥發生機。
東芝15日在中國推出了適用於室內環境的空氣淨化產品,通過噴洒光觸媒,依靠日光或者室內光就能持續發揮除醛、抗菌、抗病毒等功效。東芝相關負責人表示,他們預計僅這一市場到2017年就能讓東芝獲得3億元人民幣的收入。作為較早將空氣淨化產品引入國內的日本企業,夏普的空氣淨化產品常常在霧霾天賣斷貨。
截至2014年3月末,鬆下集團在中國已經擁有企業100家,職工人數6.3萬人,集團銷售規模超過600億人民幣。
“中國市場很巨大,但如果按照以往以數碼家電為代表的家電銷售模式,鬆下的存在感會越來越薄弱,要面對家電趨於飽和的現狀,既保留鬆下家電DNA,又拓展空間。”津賀一宏說,針對中國面臨的老齡化、環保等社會現象,智能家居、新能源汽車、環保事業等業務在中國將有巨大的市場空間。“未來對中國市場的定位將從‘世界工廠’轉變為‘巨大的成長市場’”。從銷售數據看,鬆下在中國和東北亞地區的銷售規模僅次於日本市場。
索尼方面也向記者表示,中國與美國、日本一起躋身於索尼全球三大市場之列。從設計研發、市場到服務,索尼在各業務環節上正不斷強化在華運營水平,確保中國作為重要增長和利潤貢獻市場的戰略地位。晨報記者 劉映花
從去年開始,“撤退”和“收縮”似乎成為日本電子巨頭們撕不掉的標簽。
■相關新聞
1至9月日本對華投資額同比減少43%
商務部昨日發布的數據顯示,1至9月,日本實際對華投資額33.9億美元,同比減少43%。不過,日本仍在實際投入外資金額排名前十位的國家/地區中位列第四。
日本對華投資的減少除了規避政治風險外,也與日本企業對中國市場的重新定位有關。中國勞動力成本上升,對於跨國公司而言,中國已從生產基地向消費市場身份轉變。另一方面,由於日本在消費電子產品方面已經喪失競爭優勢,日本企業本身正向價值鏈上游轉移,專注於高端材料和高科技零部件制造,而在這些領域,為了防止技術外流,日本企業大多把生產基地留在了本土。
商務部發言人沈丹陽表示, 9月當月,實際使用外資金額90.1億美元,同比增長1.9%。預計今年全國吸收外資仍將保持一個平穩的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