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12日08:12 來源:京華時報
今年12月13日是首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當天上午,黨和國家領導人將出席在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舉行的國家公祭儀式。 |
明天迎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
黨和國家領導人將出席公祭儀式
今年12月13日是首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當天上午,黨和國家領導人將出席在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舉行的國家公祭儀式。
根據南京市政府公告,12月13日10點,將舉行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
祭儀式。屆時在現場奏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之后(約10:01),南京市主城區范圍內道路上行駛的機動車應當停駛鳴笛致哀1分鐘(執行緊急任務的特種車輛除外),火車、船舶同時鳴笛致哀,道路上的行人和公共場所的所有人員同時就地默哀1分鐘,致哀1分鐘后恢復正常(正在從事特種生產作業的人員除外)。
中央人民廣播電台、中央電視台、中國國際廣播電台將現場直播公祭儀式,人民網、新華網、中國網絡電視台、中國網也將同步直播。
□解讀
公祭日反映國家敬畏平民生命
對於設立國家公祭日,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館長朱成山表示,“南京大屠殺是中華民族近代史上最黑暗、最沉重的一頁。”抗戰期間,我國有3500多萬人員傷亡。然而,一直以來,國家層面缺少一個集中祭奠平民死難者的紀念日,這與我國二戰戰勝國的地位不符,也不符合國際慣例。
設立國家公祭日的首位建言者,全國政協原常委趙龍表示,“生命權是最基本的人權,尊重生命是人類社會文明進步的鮮明特征。”趙龍表示,設立公祭日表明了整個民族銘記歷史的決心,更反映了國家對民眾的尊重和對平民生命的敬畏。
南京師范大學歷史系教授經盛鴻表示,對南京大屠殺歷史事件,遠東國際軍事法庭早有定性。我國立法設立國家公祭日,並在國家層面高規格舉行國家公祭,體現的是整個國家和民族的意志,歷史不容任何挑戰與質疑。
作為二戰的四大同盟國之一,中國抗日戰爭付出了巨大代價,為整個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作出了不可替代的貢獻。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史學會副會長張生表示,在當前世界興起反思戰爭、珍愛和平的熱潮中,我國高規格舉行國家公祭,也在向國際社會傳遞和平理念,經歷了苦痛災難的中華民族比以往任何時候都祈望和平。
“國家不強,民族才會遭此大劫”“國家興亡,匹夫有責”“我們要復興”……網友在國家公祭網上留言,表達振興中華的願望與擔當。
專家們表示,南京大屠殺是我國近代史上最為沉重的教材,“落后就要挨打”的教訓應銘刻在民族集體記憶中。“國家層面,悼念逝者,必然能進一步凝聚全民族奮發向上的力量,早日實現民族復興。”朱成山表示,時隔77年的今天,在首個國家公祭儀式上,我們可以無愧地告慰逝者,祖輩們孜孜以求的強國夢想,已經變得觸手可及。
領導人參加紀念起示范效應
13日,黨和國家領導人將參加在南京舉行的國家公祭儀式。記者梳理發現,今年以來,黨和國家領導人多次參加紀念日活動。
7月7日,全民族抗戰爆發周年紀念日,黨和國家領導人來到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同首都各界代表一起,隆重紀念全民族抗戰爆發七十七周年。習近平出席儀式並發表重要講話,俞正聲主持紀念儀式。
此外,在9月3日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和9月30日“烈士紀念日”,習近平等黨和國家領導人均參加了紀念活動。
北京市社科院科社所所長楊奎認為,一年以來,黨和國家領導人多次公開參與紀念活動,充分體現了以習近平為總書記的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對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尊重、對愛國主義民族精神的傳承。
國家紀念日的設立和推廣,實質上是一個負責任的大國人文精神、民族性格與國家形象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新中國建立以來,中國歷屆領導集體成員均積極參加了各種紀念活動,這種示范效應,對喚起民眾強烈的愛國主義情懷,增強中華民族的認同感、歸屬感和責任感,提供了強大的力量保証。同時,黨和國家領導人參與公開場合的紀念活動,既是一種文化活動,更是一部部鮮活的教科書。
京華時報記者張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