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中國藏學研究實現了質的飛躍——訪日本藏文化研究專家田中公明

2021年09月09日08:11  來源:新華網
 
原標題:專訪:近年來中國藏學研究實現了質的飛躍——訪日本藏文化研究專家田中公明

  新華社東京9月8日電 (記者郭丹)近年來,中國藏學研究取得了突飛猛進的發展,實現了質的飛躍。藏文電子時代的來臨,從技術上支撐了藏文化的大力傳播與發展。日本藏文化研究專家、中村元東方研究所專職研究員田中公明日前接受新華社記者書面專訪時表示。

  田中公明說,中國成立了藏學研究中心,該中心下屬出版社出版了大量與藏學相關的研究書籍。此外,許多非常優秀的用藏文講述藏文化的書籍也在中國出版。

  田中公明舉例說:“藏學研究中心用藏文出版的《中華大藏經》真是一部了不起的著作。在這之前,我研究一直用的都是北京、四川德格印刷的木刻版照片掃描件,而這本活字印刷版《中華大藏經》對4種木刻版的大藏經進行了校對。如此重量級的文獻出版,對於后人、對於世界的研究者來說,都是非常了不起的功績。”

  藏文輸入法在中國的研發與應用讓田中公明印象深刻。“藏文輸入法的研發與應用是一個巨大的社會進步。藏文輸入法研發出來后,安裝在電腦和智能手機中,使用很便捷,輸入速度也很快,這真的是一個巨大的社會進步。”他說。

  據記者調查,1995年開始,西藏大學就牽頭組織全國主要藏區大學和國內大公司共同開發藏文編碼國家標准和國際標准。1997年,西藏大學藏文信息技術研究中心研制出了《信息技術-信息交換藏文編碼字符集基本集》國際標准。此后,藏文輸入法、藏文文字識別系統、藏文辦公軟件操作系統、藏文語音識別系統等藏文軟件及應用系統誕生,使擁有1300余年歷史的藏族語言文字邁進了“電子時代”。

  唐卡也是田中公明重要的研究對象。他認為,唐卡起源於印度的挂軸佛畫,隨佛教從印度傳入中國西藏。唐卡傳播到中國內地,可以從古代蒙古帝國開始算起,此后歷經了元、明、清三代。

  田中公明說:“目前中國的唐卡畫家,大多以18至19世紀的唐卡為范本進行創作。但是如果要修復15至16世紀的唐卡壁畫,則需要以那個時代的唐卡圖案為藍本,目前中國研究15至16世紀唐卡的畫家似乎還不多。”

  1985年至2007年間,田中公明曾7次到訪西藏。他在日本出版了《藏傳佛教繪畫集成 唐卡的藝術》《千手觀音與二十八部眾之謎》《梵文〈文殊金剛口傳〉研究》等數十本書籍,並通過策劃、舉辦主題畫展、攝影展等方式促進藏文化在日本的傳播。

(責編:許文金、陳建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