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日本防衛省消息,日本防衛大臣岸信夫11月12日主持召開“防衛力強化加速會議”,討論如何加強日本的國防能力。岸信夫稱,日本周邊安全環境“日益嚴峻”,根據日本首相岸田文雄的指示,有必要增加防衛預算。此前10月12日,岸田文雄領導的日本執政黨自民黨公布了眾議院選舉競選綱領,提出大幅強化防衛能力,使防衛費在GDP中的佔比達到2%以上。這與日本長期沿襲的防衛費不超過GDP總值1%的“紅線”相違背。日媒稱,如果該承諾成為現實,日本的國防開支將達到世界第三。
防衛費擬翻番
日本自民黨宣布的軍費佔GDP2%的目標,在日本國內引發爭議。《日本經濟新聞》稱,1976年,日本首相三木武夫內閣作出防衛費不超過GDP總值1%的決定后,歷屆日本內閣基本遵循該決定。
11月10日,岸田文雄在首相指名選舉后的記者會上回應稱,日本將發展導彈防御能力及人工智能、太空、網絡安全等方面的新技術,促進整體防衛能力提升。實施這些舉措必然導致軍費增長。
日本國防預算已9年連增。今年8月31日,日本防衛省決定將2022年度預算申請總額定為5.4797萬億日元(約合人民幣3226億元),比2009財年的初始預算增加了2.6%,創歷史最高紀錄。該金額尚未包含駐日美軍相關經費,主力戰斗機F15的改造費用也正在與美國交涉,年底還將追加計入。
據法新社報道,日本財務大臣鈴木俊一11月2日在內閣會議后的記者會上表示,不應給軍費預設規模,而應根據防衛能力建設的實際需求而定。此前這位財務大臣就曾表示,“和其他領域相比,已確保了軍費的優厚增額”。
日本《朝日新聞》稱,日本防衛省近期還計劃實施一項宣傳方案,通過炒作“日本周邊安保環境的嚴峻性”,煽動國民的緊張情緒,實現防衛預算的大幅增加。
日美強化同盟
美國負責東亞和太平洋地區外交事務的助理國務卿丹尼爾·克裡滕布林克11月9日接受日本共同社採訪時表示,“在對中國表示嚴重關切的基礎上”,美國歡迎日本增加防務開支。共同社稱,這再次凸顯出美國自撤離阿富汗、轉向亞太后,拜登政府與傳統盟友日本加強合作的姿態。
另據《日本經濟新聞》報道,日本新增的防務預算,主要用於新型導彈和下一代戰斗機的研發與採購等,目標是“應對中國和朝鮮”。
中國社會科學院日本研究所研究員孟曉旭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指出,日本積極增加防務開支,主要動因有三:第一,推進軍事大國化轉型。作為二戰后沒有國家軍隊的“非正常國家”,日本始終希望在成為經濟大國后推進軍事的大國化。增加軍費就是日本推進該轉型的重要步驟。第二,配合美國強化日美同盟。美國長期拉攏日本,尤其是在當前大國競爭的背景下,拜登政府的策略之一就是強化同盟體系,籠絡日本落實美國的印太戰略。美國智庫發表的“阿米蒂奇報告”也提出,要增強日本的防衛能力來充實美國在東亞地區的威懾力。對此,日本也樂於配合。第三,發展進攻性武器,對地區國家進行威懾。在日美同盟之外,日本還希望把握國家安全的自主權。從其防衛費用的流向上看,日本計劃成立“第2宇宙作戰隊”、研發超高音速武器,發展網絡戰、電子戰等,表明其地區安全戰略轉向對地區國家進行威懾與對抗。
威脅地區安全
《東京新聞》近日發表評論稱:“如果防衛力量強化逾越憲法第九條允許的‘有節制的’范圍,就會刺激地區的軍備競賽,可能導致事與願違,陷入威脅地區形勢的‘安保泥坑’。”
日本前首相福田康夫10月27日在東京發表演講,針對自民黨增加軍費的選舉承諾質疑道:“如果周邊國家是敵人,那怎麼努力都無法保護日本。不制造敵人才是必要的”。
孟曉旭指出,日本多次借口“地區安全形勢嚴峻”,炒作周邊國家威脅,以此發展自身軍事力量,表明日本本就把軍事對抗的目標置於周邊國家之上。其強調的“西南諸島防衛”“對敵基地攻擊能力”等,明確針對中國釣魚島與朝鮮等周邊地區,顯然意在激化地區安全矛盾,對地區和平發展不利。
“日本曾經對周邊國家發動過侵略戰爭,並且至今對歷史問題缺乏反思。擁有如此危險歷史觀的國家如今積極發展進攻性軍事能力,給地區安全形勢再次增加不穩定因素,這既值得國際社會警惕,也需要日本自身深刻反省。”孟曉旭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