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6月7日電 (記者劉贊)據日本《產經新聞》報道,日本前首相、執政黨最大派閥領導人安倍晉三5日在一個論壇活動上再次就台灣問題大放厥詞,重提“台灣有事即日本有事”,聲稱要與台灣及“有志”國家加強關系,使中國大陸“放棄武力統一台灣”。
分析人士指出,最近一段時間以來,日本追隨美國“印太戰略”積極反華的傾向日益明顯,已成為美國在亞太地區遏華政策的主要幫凶。日本緊隨美國反華,有借此謀求軍事鬆綁和重塑自身亞洲地位等私心。此種做法不利於地區和平穩定和中日關系健康發展,必會讓日本自身付出代價。
隨美反華
美國總統拜登5月下旬訪問韓國和日本並出席多邊活動,以推進“印太戰略”,拉攏亞太地區盟友和伙伴共同遏制中國。日本在此期間配合美國表現最為積極,不僅和美國一道對東海、南海、涉港、涉疆、台海局勢等涉華議題指手畫腳,日本首相岸田文雄還在聯合記者會上直接點名中國,聲稱日本將與美國合作促使中國“按照國際規則履行責任”。
近年來,隨著美國對中國遏制打壓力度不斷加大,日本對華政策也明顯轉向對抗。
在政治和安全上,日本積極參加美國“印太戰略”的核心框架——美日印澳“四邊機制”,推動其固定化,繼美國之后第二個主辦該機制峰會。日本不斷與美國盟友勾連,穿針引線為美國加強同盟體系,並極力推動地區外美國盟友把注意力轉向亞太。對其他國家,日本積極兜售所謂“自由開放的印太”,並插手南海問題,向相關國家提供軍事裝備,離間它們與中國的關系。日本還和美西方一道頻繁干預中國內部事務,為“台獨”勢力、亂港分子打氣撐腰,操弄新疆“人權”問題。
在經濟上,日本追隨美國,以“國家安全”名義打壓中國科技企業和推進對華經濟“脫鉤”,出資2200億日元資助日企把在華生產遷回國內。日本還積極與美國進行供應鏈合作,參加美國主導的旨在排除中國的地區經濟框架,包括“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定”和“印太經濟框架”。
包藏禍心
盡管日本對美國極力配合,但美國對這個重要而又“表現良好”的盟友並不尊重。
美國對日態度在不少外交細節上可見一斑。2019年4月,時任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夫婦訪美期間在與時任美國總統特朗普夫婦合影時被擠出紅地毯。拜登在訪日時與特朗普一樣,專機均不抵達日方機場,而是降落“自家領地”美軍駐日基地。日本前外務省官員孫崎享直言,日美並非對等關系,而是主從關系。
分析人士認為,日本極力討好美國並緊隨其反華,背后有不可告人的野心。日本執政的自民黨一直希望突破二戰后和平憲法的限制,讓日本成為“正常國家”。為此,日本不斷渲染“中國威脅”,以此為由發展軍力,並借美國遏制打壓中國之機,通過當美國幫凶換取美國對其軍事鬆綁的認可。
同時,日本戰后曾長期在經濟上領先亞洲其他國家,但近年來日本世界第二經濟大國的地位被中國取代,日本難以理性接受中國的發展壯大,對華日益敵視。
日本山口大學名譽教授纐纈厚指出,日本正在成為“中等國家”,不少日本政客和國民無法正視現實,希望日本與美國聯合,通過加強政治和軍事實力來彌補經濟勢力的衰落,從而與中國對峙。
損人損己
不少分析人士指出,中國的發展使亞太地區獲益,美國推行“印太戰略”隻會造成對抗和分裂。日本為虎作倀,損害的是包括其自身在內的地區各國的利益。
孫崎享認為,目前美國意圖在東亞制造緊張局勢,這絕對無助於地區穩定,而且日本屈從美國利益採取的行動經常有損自身利益。
日本利美損己的事例已不勝枚舉:大量美軍基地在日本猶如“國中之國”,犯罪、事故、噪聲、環境污染、破壞防疫等一系列問題讓日本民眾苦不堪言。美國鼓動日本打壓華為等中國科技企業,讓不少日本公司損失慘重。為討好美國,日本在貿易談判中對美讓步,開放本國農產品市場,但並未換得美對日汽車零部件輸美的關稅減讓。日本在俄烏沖突中緊隨美國制裁俄羅斯遭到反制,和平條約談判被停止,日方解決日俄領土問題的希望落空。
分析人士指出,中日之間經濟、人文交往密切,中國長期保持日本最大貿易伙伴地位,日本從中國市場收獲頗豐。如果日本繼續追隨美國在反華道路上越走越遠,必將影響中日經濟合作,令日本經濟受損。
纐纈厚說,日本政府一直採取從屬於美國的立場很不體面。日本隻有成為自立的和平國家,才能獲得信賴和尊重,才能推進與中國的歷史和解,進一步加強兩國經濟合作,從而為亞太地區穩定做出貢獻。(參與記者:姜俏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