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紀念日改名敲打日本 雙邊關系惡化難轉圜

劉贊

2023年06月26日08:25  來源:新華網
 
原標題:俄紀念日改名敲打日本 雙邊關系惡化難轉圜

新華社北京6月25日電 (記者 劉贊)據俄羅斯媒體24日報道,俄總統普京簽署一項法案,將9月3日“二戰結束紀念日”改名為“反日本軍國主義戰爭勝利紀念日暨二戰結束紀念日”。該法是對日本採取反俄政策的反制措施。

分析人士指出,自烏克蘭危機升級以來,日本追隨美西方譴責並制裁俄羅斯,大力支持烏克蘭,試圖通過渲染外部威脅推動自身軍事鬆綁,換取美西方對其軍事安保戰略支持,並在亞太地區謀求地緣政治私利。俄方對日本採取一系列反制措施,讓日本此前在領土等問題上的對俄外交成果喪失殆盡。俄日關系短期內難以改善。

解構日本“道德優勢”

據報道,這項法案由俄國家杜馬(議會下院)國防委員會主席卡爾塔波洛夫等人於去年6月提出。法案分別於今年6月20日和21日在國家杜馬和聯邦委員會(議會上院)獲得通過,在普京簽署后正式成為法律。

該法律的解釋性文件指出,俄羅斯開展特別軍事行動后,日本與西方國家聯合發起對俄不友好行動,9月3日紀念日名稱的改動是“反制措施”之一。

1945年9月2日,日本代表在停泊於東京灣的美國軍艦“密蘇裡”號上簽署對同盟國的投降書。9月3日一直被俄羅斯作為二戰結束的紀念日。

分析人士指出,烏克蘭危機升級后,日本加入美西方陣營譴責和制裁俄羅斯,將俄塑造成“國際秩序破壞者”,自己則以“和平主義國家”自居,佔據所謂“道德高地”。此次俄方在二戰結束紀念日名稱裡加入“反日本軍國主義”字樣,就是要強調日本曾經作為侵略者和戰爭策源地的惡行以及作為戰敗國在戰后國際秩序中的地位,有解構日本“道德優勢”之意。

遼寧大學日本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員陳洋認為,俄方此舉也是在反擊近年來西方關於二戰歷史的反俄敘事,有助於提振俄國內民眾愛國情緒。

5月9日,俄羅斯在莫斯科紅場舉行閱兵式,紀念衛國戰爭勝利78周年。圖為T-34坦克(前)駛過紅場。新華社記者曹陽攝

日本反俄另有圖謀

烏克蘭危機升級以前,日本對俄政策主要是以經濟合作促進領土問題的解決和和平條約的締結。特別是在前首相安倍晉三執政時期,安倍與普京互動頻繁,兩國之間保持了相對良好的關系。

但烏克蘭危機升級后,日本對俄政策發生巨大轉變,追隨美西方譴責和制裁俄羅斯表現十分賣力。日本今年擔任七國集團(G7)輪值主席國,日本首相岸田文雄今年3月訪烏,邀請烏總統澤連斯基出席了5月的G7廣島峰會。在廣島峰會等相關會議中,日本主導反俄議程,在西方反俄陣營中起到重要作用。日本還積極支持烏克蘭,沖突初期就曾向烏方提供頭盔、防彈背心等非殺傷性裝備,最近又宣布提供重型卡車和軍用口糧。

分析人士指出,日本通過強調俄羅斯威脅,在國內渲染所謂“戰后最嚴峻、最復雜安保環境”,從而為自身軍事鬆綁找借口,同時以反俄挺烏向美國表忠心,抱西方陣營大腿,換取其支持日本軍事安保戰略。

陳洋指出,日本多次強調所謂“今日烏克蘭是明日東亞”“歐亞與印太地區的安保不可分割”。在這樣的反復渲染下,日本政府在去年年底修改國家安保三文件時並未受到太大民意阻力,輕鬆實現了軍力的大幅度突破,這在以前是難以想象的。

2016年12月16日,在日本東京首相官邸,時任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右)與俄羅斯總統普京共同會見記者。新華社發

俄日關系難有轉圜

面對日本的反俄政策,俄方採取一系列反制措施,包括將日本列入“不友好國家”名單,停止與日本討論有關簽署和平條約的議題,驅逐若干名日本駐俄大使館工作人員,通過在日本周邊舉行軍事演習、空中巡航加大對日軍事壓力等。

在俄方反制下,日本長期以來以經促政的對俄外交成果蕩然無存。此前,兩國在有爭議的南千島群島(日稱北方四島)開展“共同經濟活動”“免簽証交流”等活動,在這些活動中對主權歸屬問題進行了淡化處理。雖然日方未能通過經濟合作達到最終解決領土問題的目的,但總歸是保留了一定希望。日本追隨美西方對俄極限制裁后,俄方以經濟、軍事手段加強了對爭議島嶼的主權宣示,並停止了這些活動。日本媒體援引外務省官員的話稱,迄今兩國間的談判將重回“零基礎”。

陳洋認為,俄方的反制措施顯示,其在未來相當一段時期內對俄日關系改善與發展已不抱任何幻想,兩國此前建立的政治互信徹底崩塌,深化經貿等領域合作的可能性不復存在。雙方未來在歷史、領土等問題上的沖突和對抗可能增加,而這又將進一步沖擊本已冰冷的雙邊關系。

(責編:許文金、陳建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