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企造假事件恐重創日本經濟

2024年06月11日09:11  來源:新華網
 
原標題:綜述丨車企造假事件恐重創日本經濟

  新華社東京6月8日電 (記者 鐘雅)日本國土交通省日前發表聲明稱,豐田、馬自達、雅馬哈發動機、本田、鈴木的38種車型在用於量產的認証申請過程中存在欺詐行為。由於量產認証事關車輛安全,豐田、馬自達和雅馬哈發動機3家公司的6款在產車型在確認符合安全標准之前,已被叫停出貨。

  據日本媒體報道,豐田和馬自達汽車公司6日起開始暫停生產卷入認証欺詐的5種問題車型,其零部件供應商也開始減產。預計兩家車企的3000多家供應商將受到波及,影響恐將長期化。

  受傷的不只是車企

  據《日本經濟新聞》網站6日報道,豐田旗下豐田汽車東日本公司即日起至28日暫停其宮城大衡工廠和岩手工廠“卡羅拉菲爾德”“卡羅拉愛信”和“Yaris Cross”3種車型的生產。馬自達暫停了其廣島工廠和防府工廠“Roadster RF”和“馬自達2”2種車型面向日本國內的生產。

  市場對豐田公司的信心動搖。認証欺詐事件對豐田股價形成重壓,截至5日,豐田股價已連續3日下跌,跌幅達5%。6日股價有所反彈,但豐田市值仍比事故前減少約2萬億日元(1美元約合156日元)。

  雖然有觀點認為豐田的3種問題車型年產量隻略超過所有車型總產量的1%,對豐田公司業績影響有限,但日本SBI証券公司高級分析師遠藤功治表示:“比起對公司業績的掣肘,市場更關心公司治理問題。”東海東京調查中心高級分析師杉浦誠司說,繼大發工業公司和豐田自動織機公司出現違規后,連本應作為集團治理榜樣的豐田總公司也被曝出認証違規操作,“這像一個巨大的回旋鏢,會慢慢影響股價”。

  車企違規操作的負面影響已蔓延至經銷商和供應商。馬自達3日面向全國經銷商召開了線上說明會。經銷商們擔心銷售受到影響並表示,“通知我們也太晚了”,“無法銷售暢銷車,對我們而言打擊不小”。

  據《日本經濟新聞》報道,豐田的直接供應商約200家,二級及以上供應商超過1000家﹔馬自達有約2000家供應商。此次兩家車企停產影響廣泛。為豐田供應車身零部件等的主力供應商雙葉產業公司也於6日起至28日關閉其位於岩手縣平泉町的工廠部分生產線,員工將被安排檢查和維護設備,或在其他生產線工作。豐田另一家零部件供應商的高管說,“Yaris Cross”是“一款熱銷車,該車型停產是一記重擊”。有關豐田公司對供應商賠償問題成為當前關注焦點。據瑞穗証券經濟分析師石山孝高測算,豐田對供應商每月補償金或將高達220億日元。

  宏觀經濟數據受影響

  此次車企違規事件恐將影響鋼鐵、電子元件等諸多行業。日本經濟產業省此前估計,二季度工礦業生產指數將環比上升2.2%。據樂天証券最新估算,受日本車企暫停出貨影響,該指數將僅增長1.2%,“如果停產時間延長,三季度工礦業生產指數很可能同比負增長”。

  汽車行業涉及面廣,終端的汽車產品產量下降將影響諸多關聯產業。野村綜合研究所經濟學家木內登英在發表的文章中估算了此次認証欺詐事件的經濟損失。如果參照日本廣播協會報道的上一財年6種問題車型的銷售量,即豐田三種問題車型售出約12萬台、馬自達兩種車型約1.8萬台、雅馬哈發動機的摩托車YZF-R1約250台,並參考去年底大發公司因違規操作被暫停出貨4個月,那麼此次車企認証欺詐事件的銷售額將損失983.7億日元。他說,根據經濟產業省發布的2015年產業關聯表計算,包括相關行業在內的總產值將減少2441.7億日元。

  木內登英認為,“復蘇乏力的日本經濟無疑又遭受一陣逆風”。日本正在經歷史無前例的消費萎靡,一季度實際個人消費已連續四個季度環比下降,這是雷曼事件之后首次,也是1980年有統計以來的第二次。內閣府的消費者態度指數顯示,受到日元貶值和物價高企影響,4月和5月消費者心理加速惡化。加上這次認証欺詐事件,實際個人消費恐將繼續下降,對經濟的負面影響或超預期。

(責編:許文金、陳建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