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時報綜合報道】日本高校應屆畢業生通常在4月初入職新公司,而很多人在干了一個多月后發現崗位不合適,卻羞於開口辭職,於是委托“辭職代辦公司”幫忙。據美國《華盛頓郵報》7月1日報道,自新冠疫情以來,這一原本小眾的行業在日本逐漸走紅,對日本傳統僵化的職場文化形成了沖擊。
報道稱,幾十年來,日本勞動力市場的核心特征一直是“終身雇佣制”、按工齡漲薪以及常態化的加班文化,甚至“下班后必須陪老板喝酒”也成了默認規則。然而,隨著日本人口老齡化和勞動人口持續減少,雇員手中的“議價權”有所上升,許多人不願再忍受壓抑的職場氛圍。不過,對許多日本人來說,當面直接向老板提出“不想干了”依然非常困難。這正是辭職代辦機構興起的原因之一。
名古屋大學教授石井敬子認為:“很多人長期壓抑自己的真實感受,甚至不知道該如何表達。當他們最終情緒崩潰、決心離開時,可能已經身心俱疲,無力親自開口辭職。這時,找人代勞就成了一個不錯的選擇。”
日本《產經新聞》援引東京商工調查公司2024年的調查數據稱,近一成的日本公司曾收到過由代辦機構提交的員工辭職通知,且涉及的行業范圍相當廣泛。
據律師嵩原安三郎介紹,目前日本的辭職代辦機構大致分為3類:民間企業型、律師事務所型和工會組織型,總數為100家左右,其中以民間企業型數量最多。民企代辦人員通常隻負責向雇主傳達雇員的辭職意願,不參與任何后續談判,也不會提供法律建議或處理遣散費問題。(劉雅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