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香港7月6日電(謝妞、趙曼君)紀錄片《裡斯本丸沉沒》6日在香港舉行首映禮,以此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
7月6日,電影制片人兼導演方勵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新華社記者 趙曼君 攝
《裡斯本丸沉沒》取材自太平洋戰爭時期一段真實歷史。1942年10月,關押1800多名英軍戰俘的侵華日軍運俘船“裡斯本丸”號從香港前往日本。由於日軍沒有遵照國際公約標識運俘船,該船途經舟山附近海域時被美軍擊中,日軍不但不及時施救,反而射殺逃生人員。生死關頭,舟山東極漁民一次次劃著小舢板沖入槍林彈雨,先后救起384名戰俘。
這部歷時8年拍攝的紀錄片,搶救性尋訪事件親歷者及其后代、歷史學者,挖掘出大量珍貴歷史文獻和影像資料,讓這段歷史得以在大銀幕上重現。
7月6日,觀眾在香港銅鑼灣影藝戲院觀看紀錄片《裡斯本丸沉沒》首映場。新華社記者 趙曼君 攝
出席首映禮的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香港愛國主義教育工作小組組長李慧瓊表示,這段歷史是鮮活的愛國主義教材,提醒大家歷史不應被遺忘,和平與安定來之不易。相信重溫歷史,能讓更多香港市民,尤其是年輕一代,對愛國主義與抗戰精神體會更深。
“‘裡斯本丸’號沉沒事件的歷史起點在香港。”電影制片人兼導演方勵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表示,這段鮮為人知的歷史事件與香港有著深厚淵源。
7月6日,紀錄片《裡斯本丸沉沒》在香港舉行首映禮,散場后觀眾合影留念。新華社記者 趙曼君 攝
方勵說,今年恰逢抗戰勝利80周年,能面向香港觀眾講述中國人民自己的抗戰故事,展現歷史事件背后人與人之間的真摯情感,有著特別的意義。
“《裡斯本丸沉沒》不僅是一次深刻的歷史回顧,更是在提醒我們和平需要代代守護。”香港市民方女士說。
《裡斯本丸沉沒》將於7月24日登陸香港院線。公映前,該部影片還將走入香港理工大學,面向學生群體展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