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時報》8月18日文章,原題:學校讓學生參與修訂不合理的“黑色校規” 日本各地的初高中正在重新審視那些如今被認為過時或不合理的校規,並讓學生參與到校規修改的過程。雖然一些教師擔心規則放寬后會導致學生行為更失控,但那些率先修訂所謂“黑色校規”的學校,卻收獲了好的成果——學生更自信了。
例如,名古屋市立八幡中學鼓勵學生參與校規制定和校園活動的策劃。去年4月,該校廢除了關於服裝和發型的規定,是否穿校服由學生根據場合自行判斷。學校隻針對入學典禮、考試等正式場合提供著裝指導。今年4月中旬,新學年開始不久,放學后理科教室裡陸續聚集了學生,來討論運動會的活動安排。他們中有人穿著校服,有人穿著連帽衫或運動服。
在此之前,該校對服裝和發型有著詳細規定,老師每天早晨都會提醒學生遵守。但4年前的新冠疫情期間,時任校長主張改革。因為夏季教室悶熱,空調又因通風需要而制冷效果不強,校長希望“給學生更多自主決定的空間”。於是,學生開始被允許穿T恤和短褲上課。盡管起初部分教師對計劃有所擔憂,但學生很快適應了新的著裝規定,這也推動了進一步的改革。次年,關於“齊肩長發必須扎起來”的規定也被修改,起初多數學生認為維持原規定無妨,但經過再次討論后,學生會詢問“如果有人披著頭發,大家會介意嗎?”結果,大多數學生表示不介意,這條規定便被廢除了。
雖然在校規修改后,偶爾會有當地人抱怨學生穿得“太花哨”,但整體上家長反應積極。他們認為孩子能穿著自己喜歡的衣服上課是好事,且至今未出現嚴重問題。一些曾因不願遵守規定而逃學的學生,如今也開始好好上學了。有教師表示:“老師們以前為了維持校規常常精疲力盡,根本沒精力去嘗試新的教學方法或創意。而如今,學校氛圍發生了變化,師生間的信任加深了。”
“黑色校規”一詞2017年在日本廣泛傳播。當時,大阪府一所公立高中的學生因被強迫把天生的棕色頭發染黑而起訴學校,最終甚至因此輟學。日本文部科學省曾表態,校規應由校長制定,但必須在合理范圍內,並且需要定期修正,以符合社會變化。在2022年修訂的《學生指導手冊》中,日本文部科學省強調了“傾聽學生意見”的重要性,這也與聯合國《兒童權利公約》的精神一致。
截至4月,日本共有499所小學和中學在致力於推動校規改革的相關非營利組織進行登記。這些學校報告稱,相關改革無論在學生還是教師中都產生了積極變化。這表明改革增強了學生的主體意識和自信心。(朱迪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