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悲痛地獲悉,南京大屠殺幸存者熊淑蘭於2025年9月27日離世,享年94歲。截至目前,南京市侵華日軍受害者援助與南京大屠殺歷史記憶傳承協會登記在冊在世的幸存者僅存25位。
“講起來心裡很酸”
熊淑蘭出生於1931年。1937年,她年僅6歲。家裡有爸爸、媽媽、姐姐等5口人。她生前回憶,“12月,我們跑反(為躲避日軍而逃跑 編者注),坐小船到江心洲。日本兵一來,我們就躲到地洞裡。我母親當時懷有5個月身孕,中途跌了一跤,回來就流產了。我大媽是小腳女人,走路慢,沒來得及躲,被日本兵輪奸。我大伯被日軍殺害,死得很慘。”熊淑蘭回憶,紀念館所在的江東門附近,當年“尸首堆得高得不得了。”她本人因剃光頭,裝扮成男孩而幸存下來。
熊淑蘭的兒子熊勝保回憶,他上小學時,母親就經常跟他講起這段歷史,“很悲痛!”他受母親教育,后來到部隊當兵四年,立過功,獲過獎。
1985年紀念館建成開放后不久,熊淑蘭報名,“參加講座,給年輕人講過去的事,讓更多人了解這段歷史。”兒子熊勝保總是陪伴在側。
唱快板歌頌好日子
熊淑蘭總是說,過去的日子那麼苦,現在好了,吃不愁,穿不愁,住的是樓房,看的是彩電,聽的是電話。她喜歡唱快板,還編了一首歌:“清水漂漂夾竹橋,老人鍛煉身體好﹔大朋友溜冰真活躍,小朋友玩得咯咯叫。到晚路燈亮堂堂,亮化彩燈美麗又漂亮……”她說快板裡的生活都變成了現實。這是她在南京淪陷家破人亡時做夢都想不到的生活。
熊淑蘭是一名有著40多年黨齡的老黨員。退休前,她是社區黨支部的積極分子。建黨百年時,她曾說:“希望黨越來越好。年輕人要珍愛和平,保重身體,在共產黨的領導下,努力、艱苦奮斗。”
感謝黨和政府關心
逢年過節或者幸存者過生日,紀念館都會上門看望。
今年1月17日,春節前夕,中共南京市委宣傳部副部長、紀念館館長周峰前往看望熊奶奶。當時,她還能微笑著暢談自己的晚年生活。
2024年9月14日,是熊奶奶93周歲生日。9月12日下午,南京市侵華日軍受害者援助與南京大屠殺歷史記憶傳承協會副會長、南京大屠殺幸存者后代曹玉莉,紀念館工作人員一同前往南湖敬老院,看望熊奶奶。大家帶著鮮花、蛋糕等為她提前祝壽。當時她高興地感謝工作人員大熱天前去看望她,“我真的很感動!謝謝黨和政府關心我!紀念館關心我!”
“要化悲痛為力量”
熊奶奶的孫子熊杰,出生於1981年12月13日。多年來,熊奶奶常常跟他講述當年的親身經歷。“她常常對我們說:‘要化悲痛為力量。’”
如今,熊杰成為一名高中教師。在12月13日生日這天,他向學生們講述南京大屠殺歷史。“看見孩子們眼中閃爍的光,我意識到通過言傳身教,這段歷史真的在他們心裡扎了根,這也成為我的生日特別有意義的事情。”他說。
如今,熊奶奶已遠去,但她的音容猶在!她的話語將永遠銘刻在我們心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