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1月11日17:05 来源:新京报
国家主席习近平10日在人民大会堂应约会见来华出席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的日本首相安倍晋三。 |
应约会见符合国际各方期待
曲星表示,会见体现了中方对日本国内民意的重视,日主流民意希望安倍这次在北京能见到习近平主席。
高洪表示,会见符合国际社会对中日关系的普遍期待。中日四点原则共识公布以后,美国、俄罗斯、韩国都作出积极反应。东北亚周边邻国都乐见中日关系有所缓和,不希望看到紧张局势升级。
习近平主席在10日的会见中重申了四点原则共识,表达了中国立场。
安倍积极回应,表示“日方愿意落实双方达成的四点原则共识”“决心继续走和平发展道路”等。曲星表示,这是安倍希望与中方相向而行的积极表态。
杨伯江说,既然是共识,就代表了日方的意向也在其中,相信安倍能切实体会到,日方近两年在历史问题上的错误行径对中日关系的打击有多大。
中方对日错误言行应坚持斗争
当前,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在日本国内面临内政外交的诸多压力。中日关系每次发生问题,都是因为日方违背中日四个政治文件的精神,挑起事端造成的。
高洪表示,日方挑起事端,导致两国关系发生了消极变化,这些变化也反映在经济和文化交流上,并不同程度波及日本民众的日常生活。
他说,日本经济界担心两国政治关系倒退给经济发展造成的负面影响,所以从内部给安倍压力。
高洪表示,达成四点原则共识和习近平主席应约会见安倍对两国关系改善非常必要,是重要的外交步骤。同时,中方也不能忘记一些日本政治家出尔反尔的做法。
“所以,我们不能过于乐观,在历史问题、领土维权方面的斗争还会继续,在钓鱼岛常态化主权巡航应该继续进行。”
杨伯江说,中日关系正处在历史过渡期。“但是摆脱这轮紧张局面,走向相对平稳,在这两三年之内还是有希望实现的。”
他认为,要对安倍的两面性有充分的估计,边走边看,对日方错误言行保持斗争和压力。
曲星认为,中日关系还有一些结构性的矛盾,不是一两次会见可以解决的。“我们也要有心理准备,不排除有反复”。中日的对话过程是逐步的,这次会面是“两国为改善关系相向而行的重要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