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划】日剧中的禁忌之恋出轨、不伦……这种违背世俗、违背道德的恋情似乎总能夺人眼球,而主人公相爱却不能在一起的虐恋更是日剧常用题材。
【旅游】岛根县,求缘秘境岛根县分布着众多的充满神秘能量的能量景点,这片土地充满神力的土地不仅是求姻缘的绝佳好地,也是祈福求财的所在。
【红叶】东京周边的红叶狩猎东京都、神奈川县等“一都六县”居住了日本约三分之一人口,境内的红叶观赏地成为人们秋季必去之处。
【巡游】饕餮兵库县兵库县拥有日本第一处世界遗产姬路城,也有有马温泉城崎温泉等众多知名温泉,神户牛肉、滩清酒等美食醉倒了全世界的游客。
【世遗】日本和纸日本和纸成功列入世遗,石州半纸、本美浓纸和细川纸这三种纸都是以楮的树皮为原料,严格按照传统工艺传承下来的和纸。
【美食】性价比高的日本酒网友推荐了日本老百姓消费得起的日本酒,不妨作为你旅日的参考,好不容易去一趟,就好好品尝日本寻常百姓爱喝的地道日本清酒吧。
【盘点】奥斯卡与日本电影除了这次宫崎骏获得奥斯卡终身成就奖,黑泽明导演的《罗生门》、衣笠贞之助执导的《地狱门》、稲垣浩导演的《宫本武藏》都曾获此荣誉。
【策划】村上春树再失诺奖今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为法国作家帕特里克·莫迪亚诺,而再次错失诺奖的日本作家村上春树则更受人们关注。
【日剧】盘点金秋黄金日剧夏季日剧接连完结预示着新一波作品的袭来,每个人看剧都有不同的口味,让我们来分类看看今年秋季日剧都有哪些吧。
【山梨】富士山脚下的桃花源山梨县是日本最大的葡萄酒生产大省,亦是天然水的採水水源地,众多温泉分布于此,宛如日本的桃花源。
【攻略】香川浪漫之旅香川有“乌冬县”别称,这里的乌冬面弹性十足滋味清香价格实惠,每年有无数游客慕名前来,同样也吸引众多剧组前来取景拍摄...
【京都】日本人的心灵故土作为日本古都,自然与文化历史气息都引人的世界游人目光,庭院、建筑等文化遗产都低调地宣示着这座千年古都的文化与历史底蕴。
【日本旅游·新潟县】惬意地泡在新潟那温暖的水中,欣赏着远处夕阳落下,将海面粼粼波光染作点点碎金的浪漫景色,那将何等令人沉醉。2014年12月02日13:23 来源:新华日报
| 南京水西门大街上平地耸立着一组灰白色的建筑,这组建筑承载着南京的黑色城市记忆,背负着现代中国一段沉重的历史——这就是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
南京水西门大街上平地耸立着一组灰白色的建筑,这组建筑承载着南京的黑色城市记忆,背负着现代中国一段沉重的历史——这就是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尽管时代瞬息万变、物是人非,南京仍保留着这块地方,为南京大屠杀建馆立碑,国务院将这里颁布为“全国文物保护单位”。遇难同胞纪念馆如一块坚硬的石头,以坚忍、肃穆的姿态告诉世界:我们不是一个健忘的民族。
遇难同胞纪念馆不仅是我国抗日战争系列博物馆中第一座纪念馆,也是在邓小平同志亲自倡导和支持下建立起来的,他亲笔题写了“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十六个大字。
1985年8月15日,在开馆当天,就有日本劳动者交流协会参观吊慰访问团来访,这是纪念馆落成后来访的第一批日本人。访问团成员进馆后的第一句话几乎都是:“我们是向中国人民赔罪来的!”
自1985年正式开馆30年来,遇难同胞纪念馆先后实施三次改造扩建工程,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公共纪念场馆体系,声名、影响力传遍海内外。
1995年进行第一次扩建工程,新建悼念集会广场和一批反映南京大屠杀主题的艺术品,主体扩建项目遇难同胞名单墙建成后,海内外媒体作了大量报道。每年的清明节和“12·13纪念日”,中日两国的僧侣们,都要和部分南京大屠杀遇难者的遗属们一起,在“遇难者名录墙”前为逝去的先人祈祷。
2005年,正值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胜利60周年,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准第二次扩建遇难同胞纪念馆,于2007年12月13日即南京大屠杀30多万同胞遇难70周年纪念日如期建成,并正式对外开放。
去年12月31日,遇难同胞纪念馆第三次扩容工程(四期工程)正式启动,总体定位是在现有的“历史”与“和平”两大主题上,以“胜利”为主题大规模扩容,将于明年9月建成开放。
遇难同胞纪念馆扩容工程加入“胜利”元素,彰显了南京文化多元性需要,是对“遇难同胞纪念馆”的再次提升,将与北京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形成南北呼应,诠释中华民族复兴所走过的艰难而伟大的历程,也是对以安倍为首的一批日本当权者在历史问题上开倒车,破坏东亚稳定,企图挑战战后国际秩序的有力回击。
遇难同胞纪念馆先后被中宣部命名为首批“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被团中央命名为首批“全国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同时被中央文明办命名为“全国文明建设先进单位”。
2004年5月4日,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来遇难同胞纪念馆视察,看完整座纪念馆后,胡锦涛同志神情严肃地对我说:“这里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地方。任何时候,都不要忘记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无论什么时候,都不要忘记惨痛历史。”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馆长朱成山及李慧独家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