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东京11月4日电(记者钱铮)日本国立天文台等机构研究人员组成的国际团队近日捕捉到气体落入超大黑洞的形态,分析显示这些气体的大部分还会回到气体盘,之后又落入黑洞,形成喷泉一样的循环。
研究成果近日发表于美国《科学》杂志。日本国立天文台3日发布的新闻公报介绍说,多数星系的中心存在质量超过太阳100万倍的超大黑洞,黑洞的质量会因为从周围落入的气体流而不断增加。同时,这些气体中的一部分也会因为受到来自黑洞周边物质的强辐射而向外流出,但是气体落入黑洞的机制以及流入和流出的气体的量迄今并不清楚。
研究人员借助位于智利的阿塔卡马大型毫米波/亚毫米波阵列望远镜(ALMA)对距离地球约1400万光年的圆规座星系中心附近的分子、原子、等离子体等进行了详细观测,捕捉到了星系中心附近存在的高密度分子气体圆盘中的气体落入黑洞的样子。
研究人员进一步探明了气体落入黑洞的物理机制:观测到的气体盘的重力非常大,以至于气体盘因为自身重量而崩塌,形成复杂的结构,进而无法在星系中心稳定运动,从而落入中心的黑洞。
公报说,落入的气体量达到支撑黑洞活动性所必需量的30倍之多,没有用到的气体重新从黑洞附近喷射出来,但由于喷出的气体速度比较慢,无法挣脱黑洞的引力,而是回到气体盘,之后气体盘中又有气体落入黑洞,形成仿佛喷泉一样的循环。
公报说,本项成果有助于理解超大黑洞成长机制。研究团队今后计划从多方面研究距地球更远处的各种性质各异的超大黑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