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东京10月31日电 据日本山阳放送电视台报道,为迎接10月27日启动的读书周活动,日本倍乐生集团近日对外发布了一项针对该国中小学生的十年追踪调查结果。该研究由倍乐生集团旗下的倍乐生教育综合研究所与东京大学社会科学研究所联合开展,系统呈现了十年来日本中小学生阅读习惯的变化趋势及相关的影响因素。
调查数据显示,2024年有52.7%的受访中小学生表示每天“不阅读书籍”,这一比例较十年前的34.3%增长了50%,中小学生的阅读参与度下滑态势明显。
值得关注的是,读书时间的减少与智能手机使用时长的增加呈现出显著的关联性。在2015年至2024年的十年间,不同学段学生的相关时长变化差异显著:小学四年级至六年级学生日均读书时间减少6.3分钟,智能手机使用时间则增加22.4分钟;初中生读书时间减少5.9分钟,手机使用时间增加51.9分钟;高中生读书时间减少4.9分钟,手机使用时间增加42.5分钟。
调查同时揭示了读书时长与学生学习能力的正向关联。结果显示,中小学生的词汇运用能力与其读书时长密切相关,小学三年级、六年级及初中三年级学生中,读书时间越长的群体,在词汇运用测试中的得分越高。此外,对于初三和高三学生而言,每天读书“5~15分钟”及“30分钟左右”的学生,其阅读理解能力测试得分相对更高,凸显了规律阅读对提升核心学习能力的积极作用。
家长因素在学生阅读习惯养成方面扮演着关键角色。数据显示,家长“正在为提升自身能力而学习”的家庭中,孩子不读书的比例为48.9%;而其他家庭的孩子不读书比例高达56.0%。更显著的差异体现在家长对阅读的观念传递上:曾在家中强调“读书很重要”的家长,其子女不读书比例仅为44.0%;未向孩子传达这一观念的家庭,孩子不读书比例则飙升至67.9%,两者相差23.9个百分点。(编译:许文金 审稿:陈建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