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9月23日09:50 來源:北京青年報
這些在華生活時間較長,對中國了解較為全面的作者普遍認為,日本媒體對於中國人的態度和行為的報道存在不夠全面和不夠客觀的現象。在中日關系惡化時,隻選擇報道那些不好的方面。 |
仍然留下
108位日本人在中日關系下滑的情況下選擇繼續留在中國,每個人都有自己現實的考量。但與中國人交往中那些不經意的感動,讓他們堅定了自己的選擇。很多中國人抱著“政治歸政治”的冷靜態度,在特殊時期對他們予以照顧和體諒。
“中國的人情味兒讓我感動”
今年,150名中國學生和20名日本在華留學生共同參加了笈川舉辦的特訓班,學習生活在一起。笈川說,隻有這樣天天在一起,才能真正了解。比如,當一個人垂頭喪氣時,中國人會積極上去安慰,日本人的做法則是默默地在一米外陪伴。剛開始,日本留學生認為中國學生的關心和“溫柔”是虛偽的,但慢慢會發現並非如此。在最后一天要離別的時候,這些日本留學生落淚了,因為不舍。
笈川說他被中國學生和日本留學生之間建立的友誼所感動,他希望讓更多日本留學生加入特訓班,他的目標是有1000名日本留學生和1000名中國學生在一起學習和生活。
這本書中幾乎每位作者都用了不少於一半的篇幅講述了繼續留在中國的理由。比如,在笈川看來,如果一個小孩在公共場合哭泣是不被日本社會允許的,家長也會因此被周圍人嗔怪。但是,在中國周圍人會“逗”小孩子哄他開心,這是感動笈川的地方,“中國人情味兒濃郁,生活不那麼‘累’。”
“我是送客人,不是外交”
佐渡多真子是一名日本女攝影師,已經在中國生活了近10年。去年9月日本駐上海總領館發布公告稱幾名日本人在餐廳被毆打,日本媒體上也全是游行隊伍打砸日本商店和日本車的新聞。那時,佐渡在北京參加的一個健身班剛好有課,再三猶豫之后佐渡決定照常去上課。“到那裡才發現一切擔心都是多余的,中國朋友都湊過來問我有沒有事。跳舞時手牽手的動作,以前她們都是輕輕地牽一下,而那天身邊的人都緊緊握著我的手。”
釣魚島“國有化”風波之后,一些日本人在中國打車遭遇拒載。佐渡比較幸運,沒有被拒載過,她在書中寫道,“有一次我打車,上車前問師傅,‘我是日本人,可以嗎?’ 司機師傅說,‘當然可以了,我的工作是送客人,不是外交。’”
“你們放心吃飯,客人是客人”
前年3月11日,日本大地震過后,有一些在華日本人開始在中國發起募捐,山本達郎也是牽頭人之一。山本在淘寶上開了一個賬戶進行募捐,很多中國人捐了款,其中有一個中國人打電話給他稱自己沒有淘寶的賬戶,詢問可不可以給一個銀行賬戶,后來,他匯入了2000元。山本說,那一次,共募集到9.3萬人民幣。
還有一次,山本跟朋友一起去一個西餐廳,服務員點完菜以后問了一句,你們是哪裡人?他們回答自己是日本人。三分鐘過后,餐廳老板走出來說,請你們放心吃飯,我已經跟服務人員說過,客人是客人。
“中國人對單身母親的友好留住了我”
獨自在中國職場打拼的日本“單身媽媽”佐藤愛因為在《非誠勿擾》上心直口快的個性表現而在中國人氣頗高。雖然去年此時中日關系急劇惡化導致佐藤愛在上海參與錄制的一檔節目暫時停播令她感到沮喪,但佐藤愛依然選擇繼續留在中國,她在書中解釋的理由是上海人對單身母親的友好感動了她。
“9年前,我和兒子來到上海,開始留學生活,那時一個認識的人都沒有。我們住在大學宿舍裡,樓上住著一對大學教師夫婦。在異國他鄉,把孩子寄養在別人家裡一般不會放心。但我和這對夫婦認識之后,他們經常幫我照看孩子,甚至我從宿舍搬出去以后,還偶爾把孩子寄養在他們那裡。多虧了他們的幫助,我才能專心投入到工作上去。“佐藤愛說。
“我在北京努力奮斗呢”
處於低谷中的中日關系,仍然給矢野浩二以希望。今年4月,重慶郵電大學邀請他做以“中日交流”為主題的演講。“重慶是一座對日本有著悲傷記憶的城市,卻能在兩國關系這樣的情況下邀請我去演講,讓我感到非常意外。”矢野浩二的妻子是重慶人,在那裡有很多朋友,“很多人都說不怎麼在電視上見到我了,很擔心我,想見見我。”
這次演講非常成功,禮堂裡坐滿了400人,門外還有幾百人站著聽。矢野浩二的演講是用漢語進行的,他認為人與人之間朴素真誠的交流非常重要,“如果人人都像管道一樣連接起來,中日關系就不會那麼脆弱。”
矢野浩二說,他的概念中沒有中國朋友和日本朋友的區別。每次新認識朋友,他都會把對方的聯系方式認真地存在手機通訊錄裡,春節的祝福短信要發800多人,內容經常是,“我在北京努力奮斗呢,有什麼需要了你盡管說”。(岳菲菲 郁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