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18日10:40 來源:人民網-日本頻道
前不久結束的三中全會,傳出的最大信號是,中國會繼續改革,有了改革的總方針,就有解決問題、最終實現經濟持續發展的目標。 |
外企在中國的新機會
從日企的角度看,1978年中國實行改革開放后,上個世紀80年代不少企業來中國設立辦事處,90年代設廠,進入21世紀后開始開拓中國市場。基本上所有日企在中國的20到30年中,規模發展了幾十倍到上百倍,日企的發展速度比中國GDP的增長速度還要快,是中國改革開放的受益者。
這樣的發展速度是很多日企沒有預想到的,很多企業對於今后的中國業務到底能發展到多大規模,它們顯得非常彷徨。一方面是中日政治關系不順暢,另一方面是日本在技術、資金、市場、管理各個方面所佔優勢已經消失很多,按這個速度發展下去的話,今后日企到底能在中國發揮何種作用?如何維持當前的發展勢頭?企業方面信心不足。
日本輿論在最近十幾年裡大都持唱衰中國的態度,進入21世紀以后先是跟著美國大談中國的糧食風險,接著是談能源危機,再以后大量報道中國的社會安全問題,中國崩潰論在日本重要的經濟媒體、大眾媒體中成了主要報道內容。日本輿論長期不能客觀報道中國,一定程度配合了國內保守政治家的言論,但導致日本企業因這種輿論及政治環境而動搖信心,未能在中國獲取的應得的市場,反而讓韓國和歐美企業獲得了巨大的商業機會。
現在,三中全會傳遞出的放寬外資投資准入、加快自由貿易區建設、擴大內陸沿邊開放,為外企在中國取得更大發展提供了政策上的新條件。其實日企在制造業、服務業的優勢依然不少,如果像35年前一樣對中國改革開放持積極、肯定和配合的態勢,日企仍能獲取新的市場。例如在中國積極治理環境的時候,日企就大有可為。而且因為中國目前所面臨的環境問題比日本過去經歷過的問題更大,需要更新的技術,那麼擁有環保技術的日企就能在使用其現有技術協助中國治理環境的同時,取得新的技術進步。再比如中國人口的老齡化程度在不斷加重,醫藥、醫療及護理方面的硬件及軟件方面的需求巨大,而日本企業擁有這方面的優勢。在三中全會閉幕之后,經濟上的各項政策開始細化的時候,日企無疑又一次具有了和35年前中國開始改革開放時一樣的新商機。相信日企不會錯過這次機會。(作者 陳言/日本產網站CEO、日本企業(中國)研究院執行院長)
(本文為人民網日本頻道版權作品,沒有書面授權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