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 人民網日文版
人民網中日文手機報 | 人民網日本株式會社合作啟事
人民網>>日本頻道>>財經

美媒揭日本經濟復蘇背后秘密:剝離消費品業務【2】

2014年10月14日08:12  來源:參考消息網

日本企業又開始創造紀錄水平的利潤。這種情況要再一次歸功於像東麗(Toray)這樣的公司。
原標題:美媒揭日本經濟復蘇背后秘密:剝離消費品業務

在20世紀80年代日本泡沫經濟時期,全球對日本企業的看法發生了改變。索尼、任天堂(Nintendo Co.)、鬆下電器(Panasonic Corp.)等消費電子品牌和汽車公司共同成為經濟增長領頭羊,並在海外成為日本崛起的象征。

到1986年,耐用消費品在日本出口中所佔比例上升至30%。汽車、辦公用品、磁帶錄音機和照相機等精密設備和鋼鐵一道排在日本出口產品前列。

但到2013年,耐用消費品佔出口的比例降至16%。汽車仍然是日本最主要的出口產品。但緊隨其后的是鋼鐵、電子產品零部件、汽車零部件和有機化學品。

和索尼一樣,其他一些消費品公司也出現衰落。任天堂在過去三個財年中銷售額下降44%,低於截至1999年3月財年的水平。一位發言人將其歸因於游戲行業的動蕩,而非與消費者相關的低迷因素。

最終消費品方面,日本2012年貿易逆差520億美元,2007年為貿易順差250億美元。相比之下,日本在各類制造業所用零部件方面的貿易順差從1,160億美元擴大至1,370億美元。

高盛(Goldman Sachs)駐日本的首席股票策略師Kathy Matsui說,由於日本在消費電子產品方面顯然已經喪失了競爭優勢,向價值鏈上游轉移、專注於高端材料和高價值部件是合理的。

日經指數上漲也反映出日圓的下跌,因日圓下跌令日本出口產品以美元計價時更為便宜,同時提升了海外銷售額以日圓計算的價值。這種情況提振了許多零部件供應商,相比制成品生產商,零部件廠商往往更多地在日本進行生產。

一些制造業巨頭正返璞歸真,反映出從消費產品回歸的大趨勢。戰后不久,日立(Hitachi Ltd.)、東芝(Toshiba Corp.)和日本電氣公司(NEC Corp.)通過出口機車、燃氣輪機和電信設備等工業產品實現增長。到上世紀80年代,它們趕上了消費品潮流,將部分精力轉向生產電視機、家用電器,后來還生產智能手機。

這些公司因此而付出了代價。韓國和中國等國的對手最終以更低的價格展開競爭。日本企業生產的智能手機通常都是專門針對日本市場設計,從未在海外取得成功。

如今上述三家公司剝離了許多消費業務,將重點放在重型機械、工業電子產品和衛星等業務上。日立在截至2010年3月的四個財年累計虧損9,850億日圓,在之后在四年裡實現累計淨利潤1.03萬億日圓。

東芝和日本電氣公司也出現了類似的起伏,只是幅度略小。日立沒有回復記者的問詢。東芝社長田中久雄(Hisao Tanaka)今年5月份向分析師表示,該公司有意加快向企業對企業模式的轉型。NEC的一位發言人稱,該公司顯然正在向基礎設施投資方面發展。

鬆下的變革特別令人關注。在過去96年的大部分時間中,鬆下是一家消費電子產品生產商,但該公司現已放棄了消費者智能手機市場,並已停止生產等離子屏幕電視機,同時還大幅削減了照相機的產量。該公司稱,其認為汽車部件和住房等行業的機會更大。鬆下是電動車電池的主要生產商,該公司已同意與特斯拉(Tesla Motors Inc.)合資在內華達州興建一家耗資50億美元的電池生產廠。

鬆下最近一個財政年度實現淨利潤1,200億日圓,此前一個財年為虧損7,540億日圓。在被問及該公司的變革時,鬆下提到了該公司社長津賀一宏(Kazuhiro Tsuga)今年4月份發表的公開講話,他當時表示,鬆下的戰略轉型進展順利。

  1. 分享到:
  2. (責編:劉戈、陳建軍)

編輯推薦

  1. 男人也愛HELLO KITTY?
  2. ?鬆市光伏產業
  3. 日本肯德基採用本土雞肉
  4. 糧食自給率39%
  5. 索尼高額售樓
  6. 中華總商會15周年
  7. 日本清酒耀京城
  8. Roadster誕生25周年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財訊播報

  1. 日本增稅的“藥效”日本增稅的“藥效”
  2. 雷克薩斯NX雷克薩斯NX
  3. 日本經濟東邊日出西邊雨日本經濟東邊日出西邊雨
  4. 本田摩托車VTR-F本田摩托車VTR-F

中日經濟

熱點排行

  1. 綜合
  2. 財經
  3. 時事
  4. 娛樂
  5. 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