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1月20日14:57 來源:人民網-日本頻道
在儒學的影響下,日本多地建立起了孔廟,也就是說大多數孔廟是隨著儒學學校的附屬建筑而修建起來的。而日本最南段的孔子廟則是位於沖繩縣那霸市的至聖廟,早在1676年修建,不幸的是原建筑毀於戰火,現存的孔廟是1975年所建的。 |
【聚焦】至聖廟與久米崇聖會
背景:明清時期,或肩負皇家使命或從事貿易,從我國福建省移民到當時的琉球王國的人們,開始定居在沖繩縣的久米村,這些早期移民也就是被稱為“久米三十六姓”的后代子孫組成了一個和睦團體,這就是久米崇聖會。
(左圖:放置在那霸市孔廟舊址的孔子像)
早在2013年5月的《環球時報》的一篇報道中,這樣介紹沖繩縣的久米村:沖繩與中國有深遠的歷史淵源,在沖繩縣首府那霸市東海岸有一座名為鬆山的公園,公園對面是中國福州市援建的中國園林——福州園。它們之間的一條馬路邊有一座石碑,上面寫著:“久米村發祥地”。原來,這是中國明朝時,距今大約600年前從福建遷居於此的中國人的村落遺址。這些移民被統稱為久米36姓(虛指還是實指一直有爭議)。作為先進文明的帶入者,久米36姓的祖先在當時的琉球有很高的政治和經濟地位,其后裔至今在沖繩仍有很大影響力,前任沖繩縣知事仲井真弘多(蔡氏)就是久米36姓的后裔。沖繩文化中很多中國文化元素都與久米村和久米36姓密不可分。
這篇報道恐怕也是第一次將沖繩久米的華僑后裔帶到讀者的面前。要了解這些華僑后裔,得從這幾個概念開始理解:久米村、久米36姓、至聖廟、久米崇聖會。
久米村:被三條河流、安裡川·久茂地川·國場川和大海所包圍浮島的一隅,久米村就坐落在這裡。自明朝,這裡一直居住著來自我國福建省的華人,延綿至今,這裡仍然居住著這些人的后裔。在當地方言發音裡面,久米的發音為“kuninda”。
14世紀后半葉,琉球王國接收明朝的冊封,在明朝官府的指令下,明朝的有識之士和航海家來到這裡,在琉球王國向明朝的進貢貿易中或者與東南亞的貿易當中,這些人在當中從事外交文件的制作、翻譯以及對外談判、航海引導等工作,對琉球王國后來迎來大貿易時代做出了貢獻。
但到了16世紀到后半期,隨著明朝實施海禁政策以及歐洲列強闖入亞洲,琉球的海外交易走向衰退,曾經在當地肩當重任的久米村也隨著走向衰弱。隨著薩摩藩1609年入侵琉球,之后的久米村又開始興起了對明朝的貿易,往昔繁華的景象漸次復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