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2月28日08:58 來源:新華網
富士康(鴻海科技集團)將以約60億美元價格控股夏普,成為本周日本媒體鋪天蓋地報道的大事件。夏普,這一日本國寶級品牌即將落入一家台灣代工工廠之手,深深刺傷了日本產業的自尊心。 |
富士康(鴻海科技集團)將以約60億美元價格控股夏普,成為本周日本媒體鋪天蓋地報道的大事件。夏普,這一日本國寶級品牌即將落入一家台灣代工工廠之手,深深刺傷了日本產業的自尊心。
何止夏普?索尼、鬆下、夏普,日本家電產業的這三張名片近年來集體遭遇經營困境。和冷酷的現實相比,脆弱的自尊不值一文,問題的關鍵在於如何脫困。
夏普、鬆下、索尼,分別以賣身、轉型、整合的方式試圖走出困境,結果如何尚不可知。但觀察這三種脫困方式,對正處於轉型升級的中國企業來說,不失為一次極佳的學習機會。
最近五年來,夏普有四年出現巨額虧損。2011年虧損4000億日元,2012年虧損5000億日元,2013年扭虧為盈,但2014年又虧損2223億日元。最新財報顯示,2015年前三季度虧損額為1083億日元。
成立於1912年的夏普可謂百年老店,從平板電視到液晶顯示器,夏普曾有過多個“日本第一”、“世界第一”的創新產品。但近年來,日本企業的一個通病在夏普身上表現得尤為突出,即過度重視產品內部升級的“精益求精”,而忽視創新帶來的需求變化和產品替代。
例如,在夏普最擅長的液晶電視領域,夏普的精力主要集中在如何提高顯示效果、色域寬度、刷新幀率,以及降低能耗、縮小體積等“精益求精”的研發方向。但問題在於,液晶電視這個行業正處於萎縮態勢,智能手機等創新產品已經開始重構人們對於顯示設備的需求。
陷入困境的夏普在技術方面故步自封以至於尾大不掉,在經營方面則過度保守,遲遲不願引入外國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