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茶道繼承南宋茶道
在此之后,禪宗在日本的地位幾乎不可動搖,而且宋朝僧人的一些修行之道,也在日本的文化裡深深地扎下根來,最典型的就是禪門茶道的流傳。禪宗有個著名的理念,是放下執著吃茶去,因為禪宗追求的無非是兩個東西,一是破執,二是專心,而茶道恰好與之符合。放下心中的執著,一心體味眼前的茶,是禪宗重要的修行法門。北宋禪師圓悟克勤提出“禪茶一味”,對后世茶道影響深遠。
南宋紹熙二年(1191年)日僧榮西將茶種從中國帶回日本京都高山寺,從此日本開始種植茶葉。公元1259年,日僧南浦昭明前往南宋最大的寺廟,無准師范主持的徑山寺學習禪法,同時也學會了茶道,將之引入日本,是為日本茶道之始。
日本茶道源於南宋禪門,所以日本歷代茶道宗師都將南宋的茶具和禪門高僧遺物奉為至寶。南宋的茶道在中國早已失傳,因為那時候是沖茶末(日本稱之為抹茶)而不是泡茶葉,最講究茶碗的精致。由於后來中國不再沖茶了,所以宋代最好的建窯茶盞基本都被日本人買了去。在東京國立博物館的禪特展裡,可以看到兩件被定為日本國寶的南宋茶碗,一件是油滴天目碗,以碗上耀斑閃閃如油滴而得名,另一件是玳玻天目,以花紋如玳瑁龜甲、光澤如玻璃而得名,這兩件瓷器精美異常,是難得一見的寶物。
日本茶道是南宋茶道的繼承者,更是宋朝禪茶一味思想的產物,所以非常重視在品茶時參禪。日本茶道宗師千利休更主張在茶室裡挂上高僧墨跡,以助修行,這樣的結果,就是幫助中國保留了很多宋元時期禪門高僧的書畫。在中國,禪宗墨跡和禪宗畫都是難登大雅之堂的,元人《畫繼補遺》論高僧牧溪的作品時說:“誠非雅玩,僅可僧房道舍,以助清幽耳”,所以中國沒人收藏和保留這些高僧作品,以至於到后來全部失傳。然而日本的觀點正好相反,千利休認為:“墨跡無關乎筆跡之工拙,卻是古德先哲手澤遺范,其文辭既好,義理閎深,正可悉心體悟。”所以日本歷代王公豪門,無不以宋元時代禪門高僧墨跡為至寶。
在筆者看來,書道是藝術,本無定法,禪宗高僧們雖非在書道上開宗立派的大師,但是筆法自然,詩文高妙,展現了不俗的境界,說是珍品並不為過。在東京國立博物館的展廳裡,筆者看到了南宋高僧虛堂智愚給日本求法僧寫的墨跡,詩文筆力皆韻味十足。這幅作品在日本自古就被奉若神明,有一次被斬破后,破壞者竟以自殺謝罪,所以也叫“破虛堂”,現在是日本國寶。
牆內開花牆外香,用這句禪語來形容禪宗在日本的傳播,再合適不過。禪門臨濟宗由南宋時傳入日本,八百多年來,不光對日本文化產生了巨大影響,更在客觀上對中國文明的保留作出了重大貢獻,這次東京國立博物館的禪特展,正是用實物對這段歷史做了最好的回顧。(謝 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