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9月19日14:22 来源:人民网-日本频道
如今,全球银行业的竞争日益激烈,刚刚成长起来并走出国门的海外中资银行发展态势究竟如何?尤其在成熟的发达国家市场,中资银行在经营上面临哪些困难,又具备哪些优势?带着这些问题,人民网记者近日对交通银行(交行)东京分行行长夏慧昌进行了独家专访。夏慧昌结合日本市场的特点,以及交行东京分行近18年的发展经验,就相关问题与记者分享了自己的体会。 |
交通银行东京分行柜台
记者:日本市场非常成熟但近年来增长乏力,交通银行如何克服困难、实现在日本市场的增长?
夏慧昌:确实,近年来日本市场需求疲软,经济增长乏力。银行之间对贷款、项目以及客户的争夺就更加激烈。大家都知道,日本人很抱团,对本国产品有近乎偏执的推崇与热爱。日本企业与其主办银行关系深厚,其他银行要想进入很难。在日本做得好的外资银行不多,近年来有些欧美大行纷纷收缩在日本的业务线,有些小行干脆撤出了日本。虽然日本号称是自由市场经济,但是,其中无形的壁垒或者“玻璃墙”还是很多的。这一点,我们在经营中感受还是很深的。
这几年,我们东京交行的业务能够实现快速增长,一是要归功于内外联动,二是有赖于业务创新。
国家十二五规划鼓励企业“走出去”,金融危机后,也确实有越来越多的企业走出国门。最近几年,我们一直把内外联动作为我行业务发展的突破口,通过业务创新满足“走出来”的中资企业各种需求。我们境外分行与境内分行,发挥各自的优势,联合为客户提供融资、汇兑等金融服务。如果没有联动,任何单独一方都不可能为境内客户降低融资成本,不可能为实力还很弱的“走出来”企业提供资金支持。
创新也不限于内外联动。在服务现地客户,尤其是华人华侨华商这个群体方面,我们也做了很多尝试。据统计,目前在日本的华人华侨大约有80万人,其中有些人在日本已经工作生活多年,但是并没有加入日本籍或者获得“永住”资格。他们想买房,但是,由于身份问题,在日资银行就贷不到款。在日的中资银行此前也都没有开办此项业务。2010年年底,在经过市场调研后,我们就下决心推出针对华人的住房按揭贷款,但是,几个月后就在我们准备的差不多时,3.11东日本大地震发生了。强震使很多原来准备买房子的人望而却步,也让我们犹豫是否还要继续推出这项业务。经过再一次的风险评估和综合分析,我们最终还是在三个月后发放了首笔个人住房按揭贷款。该业务推出后,受到了在日华人华侨的热烈欢迎。
针对一些由华人开办的中小规模贸易公司,我们也推出了无抵押和无担保的贸易融资产品,帮助那些信誉好、懂经营、有合同订单的华人华侨做成生意。一些华商在我行的支持下快速扩大了业务。
记者:您刚才谈到了日本市场的情况,当前日本安倍内阁正在实施所谓“安倍经济学”的经济政策,其中一项主要内容是实施量化宽松政策,舆论认为这给中国带来很大压力,您对此怎么看?日本当前的金融经济政策对中国有怎样的影响?
夏慧昌:日本这一轮量化宽松政策的最直接表象就是日元贬值。就经济界的普遍认识来说,没有一项刺激政策是“万能药”,能够“包治百病”,量化宽松政策同样不例外。一方面,日元贬值能够一定程度上促进日本的出口,这对同为出口导向型经济的中国来说,肯定带来部分同类产品的价格竞争压力;另一方面,日元贬值使得中国对日本的进口成本下降,技术引进和进口半成品的企业经营成本可能会降低。
目前,“安倍经济学”的“三支箭”正在逐步实施,我们也确实看到了一些短期效果。但不可忽视的是,刺激政策对经济的作用具有长期性的特点,还需要给企业一个“购买、生产、销售”的完整周期进行消化。在政策实施过程中,各类市场参与主体会从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角度出发,采取各种应对措施,都会对金融政策及其决策者产生影响。我们预计在后期,日本的金融政策可能还会存在许多调整,但从日本经济形势发展趋势看,日本央行短期内不会放弃或缩小量宽政策,以显示央行实行彻底的量化宽松政策姿态和决心,给市场更多的期待,并激发企业的投资兴趣和市场投资者的欲望。至于量化宽松政策的正面效应如何,对中国到底产生什么样的影响,还需要更多量化分析和观察。
记者:众所周知日本政府债务负担十分严重,但是似乎仍能坚持,有观点认为这是因为日本老百姓有钱,可以通过购买国债缓解政府财政压力。您怎么看待这一现象?
夏慧昌:首先,我们需要了解日本的政府债务到底有多重。日本是世界上举债最厉害的国家,按债务占GDP比重看,日本已高达247%,甩开第二名希腊(157%)近100个百分点,远超欧债危机国家的水平。据日本财务省披露,截至13年6月30日,日本包括借款在内的公共债务余额升至创纪录的1008.63万亿日元,比三个月前高出1.7%,其中有830万亿日元属于政府债券。
其次,到底谁在持有日本的政府债务。根据数据统计,9成以上的日本债务持有者是日本国内的机构。截至7月20日,日本央行持有政府债务156万亿日元。截至今年3月31日,日本全国银行持有的有价证券为285万亿,虽然没有具体数据,但估计其中大部分都是日本政府债务。还有各类基金、证券、保险等机构和个人均大量持有日本国债。
从以上数据可以了解到,日本政府债务很重,但持有者大部分是日本的机构和个人,是否继续持有取决于其风险偏好和对政府的信心。从短期来看,“安全第一”的风险偏好并未发生改变,机构和个人对政府的信心还在不断增加,因此,日本政府还可以继续其“借新还旧”的做法,甚至进一步扩大债务规模。当然,无限制的扩大债务也不可能,市场总有一个承受度。因此才会有增加消费税,延长退休年龄以减少养老金支出等财政政策。如果顺利的话,通过日本政府与日本央行的互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有可能为日本实现中期温和通胀及赤字削减铺平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