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09日16:51 来源:人民网-日本频道
“价值,要看以什么为评价标准。我想,我和日本的缘分可能到死都不会断吧。” |
■留学生活:海关公务员赴日“端盘子”
记者:您是什么时候去日本留学的?您对日本的印象如何?
赵海成:1978年,高考恢复了。已经在工厂工作了八年的我,利用那一点日语优势,考上北京外贸学院(现在的经贸大学)日语专业。毕业后,被分配到了北京首都机场海关工作。“想去日本看看”的念头一直萦绕在我的脑海。终于在1985年,我通过在日本的亲戚联系上了日本大学,并最终成为了日本大学艺术学部的一名研究生。
和我的儿时记忆如出一辙,刚到日本的时候,真的觉得日本什么都好。每小时700日元的打工收入,让我觉得在日本只要肯付出,就能有不错的收入。那时候我打工一天就能买到一辆自行车,而当时在国内需要工作一个月才行。而且,日本环境各方面干干净净,环境好、产品也好,而且日本人也热情,可能和当时在日中国人比较少有关系。那时候日本人普遍对中国学生友好热情,找房子、上学也很方便,于是就想在日本多待一段时间。
记者:您有没有与日本文化或日本人发生冲突的经历?
赵海成:我虽然学过日语,却对饭馆的打工用语不太熟悉。所以刚刚开始打工的时候,遇到了一些麻烦,也和日本人起过冲突。有一次,我错把客人要吃完带走的食物扔掉了,被店长训斥了一顿。当时我很不服气,因为我以前是海关的公务员,牛气惯了更没受过什么气,于是当天晚上就跟店长说不干了。后来回想起来,这件事确实是我的不对,但是当时就是不服气。
记者:去日本之后,您接触的日本和日本人和您印象中的有什么不同?
赵海成:去日本之前,我就对日本人有比较好的印象。从儿时的小伙伴以及他们的家长,到上大学时接触的日本公司的驻京代表,我感觉日本人始终把中国文化当做日本文化的根源,对中国文化也比较尊重。到日本之后,我交了很多日本朋友,他们不那么复杂。做事诚恳,乐于助人。当然不是所有的日本人都这样,但是我经常能遇到“贵人”,不管是办签证、找保证人还是办各种手续,我拜托到的日本人都会认真热心地帮助我。其实,向中国留学生提供帮助的日本人有很多。尤其是老一代的日本人,或许是对战争的反省,他们觉得应该多帮助中国人,多做好事。这样的日本人不在少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