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9月05日08:22 來源:人民網-國際頻道
中日關系現在處於邦交正常化以來的最低點。“強中國”下的中日關系究竟出路何在?能否走出對立、對抗的局面? |
盡管如此,把握轉變進程中的矛盾,盡可能減少發生沖突的因素,使兩國關系走向“正常發展”的軌道,還是既需要謀劃,又需要行動的。如果說中美構建新型大國關系是在創造歷史,打破崛起大國與守成大國必戰的鐵律,那麼,中日兩國也負有創造歷史的責任,那就是化解歷史積怨,走向合作共贏之路。歐洲的法德這樣做了,難道亞洲的中日做不到麼?不過,法德做到了,是基於兩個條件:一是德國真正對侵略歷史反省認罪,二是兩國共同參與和推進歐洲合作,前一個是后一個的基礎。中日要和解與合作,也離不開兩條:一是日本真誠反省歷史,二是中日兩國協力推動亞洲合作。障礙首先在第一條。當然,在亞洲創造這樣的環境,除了中日兩國努力外,也需要其他國家的努力,其中自然也包括美國。
釣魚島問題大局
釣魚島問題有大利益、大背景和大格局。大利益就是中國要恢復對釣魚島的主權,而日本則極力維護現有的治權,並進而拒絕承認存在主權爭端﹔大背景是中日綜合實力對比向有利於中國方向傾斜,日本“以攻(國有化)為守”﹔大格局則是釣魚島交由日本管理是二戰后在中國沒有參加的情況下進行的區域秩序安排,中國力量上升對這種秩序形成挑戰,改變這種損害中國利益的秩序是遲早的事情。
日本政府對釣魚島進行“國有化”的舉動和堅持不存在主權爭端的立場,把釣魚島問題推向死角。日本政府人士聲稱,日本從來沒有在釣魚島問題上與中國達成默契,對其“國有化”只是國內政策的調整,是基於日本國內政治的原因(石原派借機施壓爭權),從私人手裡購買所有權以便於政府管理。
但在中國看來,這樣的解釋只是自欺欺人。中國方面認為,如果沒有當年的擱置默契,兩國關系正常化是不可能實現的,“國有化”是日本政府應對中國力量提升的准備,是出於對中國戰略判定的考慮。因此,“國有化”一則破壞了兩國關於擱置的共識基礎,二則把中國推向別無他擇的境地而必須採取強烈反制的措施。顯然,如果中國不做出反制,那就等於是默認了日本國家對釣魚島的主權,這對於中國來說,顯然是不可接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