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0月20日14:48 來源:人民網-日本頻道
人民網日本頻道最新推出“津田老師漫談”系列文章,每期將由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的日語教師津田量介紹他在華生活的所見所想、日語和日本文化的小知識,以及課堂上發生的有意思的事。本期津田老師為大家介紹日本大學的“研討課”。 |
日本的大學一般設置“專業研討課”和“通識研討課”,在“研討課”上寫的論文也可以直接作為畢業論文使用。
我在東京大學讀了本科和碩士,又在中國人民大學拿到了碩士和博士學位,現在執教於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通過我的親身對比,我發現,“研討課在日本大學的學術研究中承擔著重要的責任”,但是中國的大學卻沒有與之類似的制度。
“研討課”上,學生需要發揮主觀能動性,自己去查資料、做調查,然后在課堂上發表、討論,一系列課下的准備工作其實相當耗費時間和精力。為了參加每周一次的“研討課”,大家平均需要5個小時來預習、准備。一般情況下每位學生隻參加一個“研討班”,可我在大三、大四的時候,不知怎麼的其他大學的“研討班”也合並了過來,增加到了四個,在碩士階段仍需參加三個“研討班”。這樣一來,我每天都要讀“漢文”(在日本,漢文一般指全部用漢字寫成的中國式文章)、英文和現代漢語,雖說得益於此,復雜的漢文已經難不倒我了,可是想想每天苦行僧一般的生活,連和異性說話的機會都沒有,還是有些遺憾的。我當時也參加了夏季集訓——每天在櫪木縣日光市的山野民宿中誦讀詩經——隱士一般的生活還真是令人懷念。
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我在大學三、四年級參加的“池田ゼミ”。池田老師的班上有3名本科生、3名碩士生和4名博士生,還有來自其他大學的2名博士生和4、5名教授、副教授。上課內容主要是閱讀、理解2000年前中國出土的資料文獻。池田老師非常嚴厲,有些沒做好准備工作,基礎知識不扎實的聽課者甚至被他訓哭,這也讓我認識到了做學問的嚴謹性。他要求我們閱讀、解析的是秦朝統一六國之前的中國漢字,當然沒有字典可以參考,無奈我們隻好一個字一個字地解讀,這需要有扎實、龐大的知識儲備,整個過程枯燥且辛苦。而教給我們如何學習、如何撰寫報告的人,是善良的前輩們。
在“研討課”上,我們從前輩那裡學到的知識並不比從老師那裡學到的少。“研討課”上,我們不再像高中生那樣被動聽課,而需要主動與其他成員合作、或是親自去調查、撰寫報告,這樣的學習方式,令人受益匪淺。
當下中國的大學,對本科生而言,依舊以傳統講課為主。學校隻有導師與自己的碩士或博士生團隊進行課題研討,並沒有本科、碩士、博士及教授共同參與的“研討課”,而這種教學模式,能讓大家在互相學習中共同成長,加深友誼,我想以后也試著開設“研討課”。期待中國的大學也能逐漸引進這種教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