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語中「塩対応」(しおたいおう)這種說法出現的時間並不算長,獲得大眾關注是在2014年,當年曾獲得年度流行語大獎提名,來源於人氣女子偶像組合“AKB48”的「握手會」(あくしゅかい)。通常情況下,這種人氣偶像與粉絲面對面交流的“握手會”上,偶像們要放下架子,耐心地與每一位粉絲握手交流。但“AKB48”成員之一的「島崎遙香(しまざきはるか)」卻與眾不同,對待粉絲的態度較為冷談,總是給人愛答不理的感覺。人們把這種做法稱作「塩対応」。
(1) 彼女にあいさつしたら、塩対応された。(我跟她打招呼,她卻反應冷淡)
(2) あの店の店員が、塩対応だったのでもう行きたくない。(那個商家的服務員態度不好,我不想再去了)
日語中的「塩」有什麼典故?
從例(1)和例(2)我們可以看出,「塩対応」這種說法含有貶義,而這種貶義又來源於「塩」這個詞。「塩」這個詞是不是一直都有貶義呢?這就需要了解一下有關「塩」的典故。
「敵(てき)に塩を送(おく)る」(為敵人送鹽)
這是一個著名的典故。在日本的戰國時代(1467(或1493)–1590),地處內陸地區的「甲斐國(かいのくに)」(今山梨縣)武將「武田信玄(たけだしんげん)」由於受到原本盟軍的「今川氏真(いまがわうじざね)」和「北條氏康(ほうじょううじやす)」兩股勢力禁運食鹽的影響而陷入食鹽不足的困境。這時,「越後國(えちごのくに)」(今新潟縣)的武將「上杉謙信(うえすぎけんしん)」卻為本是宿敵的武田信玄送鹽相助。事實上,上杉謙信當時並非無償贈送,也非高價出售,而是將鹽以平價賣給了武田信玄。鹽送到武田信玄方面是在1569年1月11日這一天,后來日本將每年的1月11日定為「塩の日(しおのひ)」。現在,「敵に塩を送る」這個典故,指當對手陷入困境時,不僅不落井下石,反而伸手相助。從這個典故我們可以看出,在日本歷史上,鹽是一種珍貴的戰略物資,並沒有負面含義。
「塩対応」為什麼有負面含義?
在講到「塩対応」之前,我們先來看一下與此相關的詞匯「しょっぱい」。
這個詞最初是一個方言詞匯,主要在關東地區等地使用,原本表示“咸”的含義,后來又引申出很多其他用法,例如有“吝嗇、小氣”、“討厭”等含義。此外,在日本職業摔跤等格斗類比賽中,觀眾會將不精彩、不過癮的比賽評價為「しょっぱい」,也就是讓人感覺乏味的比賽。不難看出,這些含義都是負面的。2000年之后,日本搞笑藝人內村光良等人將這個詞在演藝圈內發揚光大,並隨著大眾傳媒而深入人心。
后來這個詞又產生了新的用法,待人冷淡稱作「しょっぱい素振(そぶ)り」、「しょっぱい対応(たいおう)」,后來又在此基礎上,將「しょっぱい」換成了「塩」,於是出現了「塩対応」這種說法。因此,「塩対応」的負面意義或許是由「しょっぱい」這個詞帶來的。
「塩対応」已經出現在主流媒體中
現在「塩対応」的使用范圍已經不再局限於個人談話等非正式的場合,甚至一些主流媒體都已經開始使用,並有逐步擴大的趨勢。例如《朝日新聞》在2021年9月的報道中使用了這樣的題目:
(3)子育(こそだ)ては罰(ばつ)ですか?止(と)まらぬ少子化(しょうしか)招(まね)いた「塩対応」、菅政権(すがせいけん)も(撫育子女是懲罰嗎?冷談的制度無法終結少子化 也包括菅政府)
文中盡管使用了引號,但已經開始用於報紙的標題中了。
「塩対応」的反義詞是什麼?
「塩対応」可以理解為對方提供的服務或表現出來的態度低於預期,而與之相對的表達方式是「神対応」(かみたいおう),表示對方的服務或態度高於預期,顧名思義就是像對待神一般的應對。「神対応」這種表達方式的來源據說也是來自“AKB48”的握手會。粉絲用這種說法表示對偶像的應對方式表示滿意。像「塩対応」一樣,現在「神対応」的使用范圍也擴大到了各個方面。既可用於服務人員,也可用於家人、朋友、同事甚至是陌生人。例如:
(4)仕事帰りにケーキまで買ってきてくれるなんて、父さん神対応すぎる!(爸爸在上班回家的路上還給我買了蛋糕,實在太棒了!)
(5)調子が悪い時、電車で席を譲ってもらった。あのおじいさんはホントに神対応すぎた。(在我身體不舒服的時候,那個在地鐵上給我讓座的老爺爺實在太暖心了!)
需要注意的是,「塩対応」和「神対応」這兩種說法有時很難直譯,所以本文中的例(3)、例(4)、例(5)根據上下文使用了意譯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