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屠殺幸存者常志強去世 在世幸存者僅存50位

2022年12月30日16:34  來源:新華網
 
原標題:南京大屠殺幸存者常志強去世 在世幸存者僅存50位

據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消息,南京大屠殺幸存者常志強於2022年12月29日去世,享年94歲。目前,南京侵華日軍受害者援助協會登記在冊在世的幸存者僅存50位。

最后一口奶

在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的雕塑廣場上,有一組名為《最后一口奶》的雕塑,一名嬰兒趴在遇難的母親身上吸吮最后一口奶水,距離母親不遠處,另一個年齡稍大的男孩坐在地上號啕大哭……這組雕像正是以常志強一家為原型,坐在一旁哭泣的小男孩就是當年才9歲的常志強。

常志強出生於1928年2月。南京淪陷后,常志強一家向難民區跑,“日本兵打進來了,我母親抱著小弟弟,胸部被刺一刀,還不肯放下弟弟,接著日軍又刺一刀,母親丟掉弟弟,躺倒在地上,胸口冒出了鮮血,小弟還爬著哭著要在母親懷裡吃奶。我趕緊跑過去,把小弟送到母親跟前,但母親已經不能講話,這時日軍用刺刀對著小弟屁股一刀刺過去,弟弟被摔出老遠。父親也被日軍開槍打死。我由於過度驚嚇,眼冒金花,昏死過去。”常志強生前回憶起家人慘死的景象,淚水忍不住滑落。

這一天,常志強的父親、母親、四個弟弟被日軍殘忍殺害。沒過多久,他的姐姐也因患瘟疫去世,常志強從此成為孤兒。

  隱秘的苦痛

常志強在南京大屠殺中僥幸存活下來,后來經人介紹,到當時籌建中的中央化工廠做勤雜工,再后來娶妻生子。

在女兒常小梅的印象中,常志強一直是一個不苟言笑的人,他童年的經歷在很長一段時間是家裡的“禁忌”。下雨天,幼時的常小梅總會羨慕別的同學有爺爺奶奶、外公外婆來送傘,有一次哭著問媽媽,媽媽才告訴她,爺爺奶奶被日本兵殺害,並叮囑爸爸回家時不要提起這件事,“父親把那段深入骨髓的傷痛深深地包裹在心底。”

長大后,常小梅從父親口中了解到這段歷史,她才明白了父親的痛苦與堅韌,“父親講述的次數越多,他所經歷過的那些場景,就越細致地呈現在我的眼前。原來在父親的內心,隱藏著巨大的苦痛。”

  敞開心扉訴說傷痛記憶

1985年8月15日,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建成開放,常志強很想去看看,但還是放棄了。他說:“我不想去,一到那裡就會想起遍地的尸體,滿眼的血腥,實在不想去回憶。”直到1997年,常志強在電視新聞中看到日本右翼勢力否認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罪行,他憤怒了,一夜未曾合眼。第二天,他就把寫好的材料送到紀念館,“他們不是不承認嗎?我活著,這就是見証。”常志強終於打破半個多世紀的沉默,開始向世人講述那段讓他痛徹心扉的苦難遭遇。

常志強先后前往日本長崎、岡山、熊本參加証言集會與和平交流,並多次接受中外媒體採訪,拍攝紀錄片。

  把紀念館當成精神家園

進入鮐背之年,常志強記憶力有些衰退,但南京有兩處地方是他始終念念不忘的:一處是夫子廟,這裡有他1937年前幸福卻短暫的童年時光﹔還有一處就是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這裡凝聚著他對親人的無盡思念。

常志強生前能自己行走時,常常一個人來到紀念館。他會默默地站在雕像前,駐足良久﹔他會撫摸“哭牆”上親人的名字,獻上一束菊花,訴說深切的思念……

常志強生前和女兒常小梅向親人獻花

如今,常志強的后代已經扛起了傳承記憶的責任。作為首批“南京大屠殺歷史記憶傳承人”之一,常小梅常常陪同父親參加相關活動,她還將父親的故事整理成《南京大屠殺幸存者常志強的生活史》,目前已出版發行中英日3種文本。2018年,她曾赴日本參加証言集會,講述父親的親身經歷。(龐雪汀 報道員:徐紅霞 王正一)

(責編:許文金、陳建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