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9月09日10:14 来源:人民网-日本频道
此前在采访其他人的时候,当问及初到日本有哪些不适应、发生过什么尴尬事时,总能听到一些有趣的事情。但刘志明老师则是一个例外,他的回答是“基本没有”。 |
在日本留学期间的刘志明先生(本人提供)
记者:到日本之后对日本、日本人的看法有没有转变?
刘志明:首先,对日本的印象。我们一般认为作为资本主义国家会存在很大的贫富差距,但实际接触下来,发现在日本的贫富差距非常小。印象很深的是一次学校组织“见学旅行”,汽车行走在山路上,深山里有看到一栋栋房屋,房子都很漂亮,门前都停着汽车,和城里的生活没有什么区别。当时,我们脑海里的观念是农村生活会比城市差很多,但这种差异在日本是看不到的。
其次是对日本人的印象。出去之前和日本人打交道不多,所以对日本人的印象还是脸谱化的,比如认真、讲礼节,但有些死板等等。去了之后,接触多了,发现日本人有很明显的两面性,在不同场合表现会有很大不同。比如学校的指导老师,平时是个非常严肃的人,但下课后会请学生去喝酒,到那时就完全变成另外一个人。所以,认识到日本人的两面性,是准确理解日本的关键。
记者:留学期间最深印象的事情是什么?
刘志明:日本人的防灾意识和在灾害发生后的表现。很多小学或比较宽阔的场地,都挂有灾害避难所的标志。平时会有防灾训练。因此,在灾害发生时,日本人往往表现的很镇定,井井有条。1995年我再次去日本,那次不是留学,而是到日本神户大学任教。到达日本那一天,正好赶上神户大地震,因为我经历过唐山大地震,因此对于地震有种特殊的感受,心情很复杂。但令我吃惊的是,到神户之后,看到的现场并没有电视中那么强烈的灾害氛围,灾民也没有太多情绪化的表达,救灾一切都有条不紊的进行。比较有意思的一点是,我们通常会认为灾难发生时,应该“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但日本没有,他们是地方自治,救援主要靠当地自治体,其他地方只做出一些辅助支援。
我们国家发生地震后,媒体会进行大量报道,各界全力支援献爱心。但一般一两年,就会被外界淡忘。日本的做法是,针对灾害发生的背景、原因,通常会进行持续深入的研究,并通过修改法律,改进设计、施工加以完善。甚至社会科学、人文学者也参与相关研究。因此他们对灾害的研究与反思很全面、很透彻,并且切切实实能够应用到下一次的灾害应对中。我觉得这一点是值得我们学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