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9月29日08:13 来源:文汇报
“安倍经济学”推行一年多来,可谓高开低走,经济增长率一路下滑。 |
以邻为壑,殃及出口经济受损
战后,日本的对外贸易一直在国民经济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其贸易收支也多年保持顺差。特别是多年来日本对美国保持了比较大的贸易顺差。美日两国为此发生了多次贸易摩擦。自1985年广场协议以来,由于受到美国的政治压力,日元开始大幅升值,日本逐步对美开放国内市场,以增加进口来平衡美日两国的贸易收支。
但是,其后日本对美贸易顺差格局却并没有得到根本扭转。为了转移美日两国日趋激烈的贸易摩擦,解决日元升值导致国内企业生产成本上升的问题,日本自80年代起利用中国改革开放的大好机遇,开始不断扩大对华直接投资和生产转移规模,在中国部分沿海城市建立日本企业海外最大的对美产品出口基地。自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一边是不断增加的中美贸易摩擦,一边却是不断减少的美日贸易摩擦。同时,随着国民收入的提高,中日两国不断增加的内需使双边贸易不断发展,中国开始取代美国成为日本的第一大贸易伙伴国。可以说,中国的经济发展为日本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机遇,为中日两国建立战略互惠关系和合作共赢创造了条件。
2011年日本“3·11大地震”以后,持续保持贸易顺差的日本开始出现贸易逆差。笔者以为,日本出现结构性贸易逆差固然有其国内产业和贸易结构发生变化的因素,但也有政治上的原因。首先,大地震重创了日本国内产业,而福岛核事故在国内引发的“零核电”运动,使日本的能源政策发生了根本变化,促使日本今后将更多依赖能源进口。在出口不断衰退的背景下,能源的大量进口使日本造成结构性贸易逆差。其次,近年来,日本政府围绕历史和领土等问题的错误立场严重损害了中日两国的双边关系。受此影响,两国从小泉内阁时代的“政冷经热”已逐步转为安倍内阁的“政冷经凉”,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日本的出口贸易,增加了日本的贸易逆差规模。
根据日本贸易振兴会公布的统计数据,自2012年以来中日两国双边贸易的贸易总额占比下降接近一成。而2013年和2012年相比则下降了6.5%,为3119亿美元。其中,日本对华出口减少约10.2%,已经连续两年呈两位数递减,对华出口大幅减少已成为日本外贸出口减少的主要原因。而由于中国对日出口产品呈刚性需求,减幅有限,这使日本对华贸易收支出现了较大逆差。根据日本财务省8月8日公布的数据,今年上半年日本贸易逆差达到600亿美元,再创新高。而与2012年相比,日本的对华贸易逆差则又增加了17.8%,创下了对华贸易逆差的最大纪录。
因此,在“安倍经济学”面临困境之际,妥善处理好历史问题和领土问题,积极主动联手中韩,推动东亚经济一体化,也不失为是一项理性的政策选项。陈子雷(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东亚经济研究中心、日本经济研究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