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8月26日13:18 來源:環球網綜合
小米科技的董事長兼CEO雷軍指出的2014年目標是智能手機的供貨量不少於6000萬部。如果這一目標得以實現,那將是2013年3倍以上的爆炸式增長。銷售額將超過100億美元。創建僅5年的企業如果躋身“100億美元俱樂部”,將是會名留世界工業史的壯舉。 |
中國廠商實現飛躍發展的兩大原因
中國智能手機廠商發展壯大的共同點是什麼呢?美國調查公司戰略分析(Strategy Analytics)的分析師隋倩(Linda Sui)認為,這很大程度上得益於基本操作系統(OS)安卓的普及和以台灣企業為核心的智能手機供應鏈的形成這2大因素。
首先是操作系統。和2012年的全球智能手機廠商排名相比,2014年的前10大智能手機廠商中,芬蘭諾基亞和加拿大Research in Motion(RIM,現為黑莓)不見了蹤影。諾基亞和RIM分別擁有自主OS“塞班”和“黑莓”,在初期的智能手機領域具有一定的影響力。但是,上述2種OS均為不對外公開的收費OS。
令中國智能手機廠商實現飛躍式發展的是谷歌的免費OS“安卓”。從2009年前后開始安卓系統快速普及,從軟件層面大大降低了進入智能手機市場的門檻。
從不同OS的2014年智能手機全球份額來看,排在前10位的智能手機廠商中,除了蘋果的“iOS”,其余全部使用安卓系統。盡管iOS是不對外開放的封閉系統,但是在音樂發送等自主服務方面,iOS成功地留住了一定的用戶。
“習慣用安卓系統的智能手機用戶不太抵觸改用其他廠商的產品。由於三星同屬安卓陣營,因此不得不與中國廠商展開競爭”。與全球智能手機廠商開展交易的日本電子零部件廠商的高管如此分析。
那麼,以台灣企業為核心的智能手機供應鏈指的又是什麼呢?從小米的發布會上可以獲得思考這一現象的啟發材料。
雷軍在發布會上表示,小米擁有500家供貨商,特別想感謝其中的4家。雷軍背后的大屏幕上顯示著日本、美國和台灣的4家供貨商的商標。中國企業負責營銷,而海外企業負責代工生產。這和以往的產業分工完全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