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07日16:21 來源:人民網-日本頻道
“中國歸國者及日中友好之會”是日本一個戰爭遺孤組織,在該組織位於東京上野附近的事務所裡,幾乎每天都聚集著一群年事已高的歸國戰爭遺孤,他們在一起學習歌唱和舞蹈,開展各種集體活動,事務所裡總是充滿著歡聲笑語。 |
今村明子——在日本堅強活下去
1980年,池田澄江通過一個訪問牡丹江的日本代表團中的記者在日本報紙上刊登了一則尋親啟事。日本北海道一名姓吉川的老人看到這則尋親啟事之后,認為池田澄江可能是自己遺留在中國的女兒,於是通過書信聯系到了池田澄江。雙方描述的情況十分相似,甚至連血型都一致。
1981年,以為找到了親生父親的池田澄江申請了6個月的探親簽証,帶著三個孩子到日本認親。剛到的時候,吉川待他們母女很好,雖然語言不通,平時講話需要查詞典,但是相處還算愉快。之后不久,吉川帶著他們辦理認親手續,但是日本當地政府部門認為証明他們是父女關系的証據不全,讓他們進行DNA鑒定。但是這時候,事情發生了戲劇性的變化——3個月后的鑒定結果表明二人不是父女關系。
吉川對待池田澄江母女的態度因此發生了180度的轉變,變得歇斯底裡,扔掉了池田澄江從中國帶去的東西,並攆他們母女走。池田澄江說,當時她和丈夫的收入並不高,但是為了給吉川帶一些像樣的禮物,出國之前變賣了家裡的縫紉機、自行車、手表等值錢的東西。在海關兌換的日元現金已不夠母女四人回國的機票錢,且在當地沒有熟識的人。池田澄江一度想到了自殺,甚至寫好了幾封遺書,打算寄給丈夫和養父母,但看到孩子的時候,她想到了當年養母准備自殺時自己絕望的心情,於是決定堅強活下去,再想其他辦法。
無奈之下,池田澄江決定去找在辦理手續時曾經幫他們做過翻譯的一位在日華人。在不清楚具體地址的情況下,池田澄江帶著孩子打出租車去翻譯的事務所。看到出租車計價器上的金額不斷增加,池田澄江非常心疼,打算放棄尋找,中途下車。正當母女四人在馬路邊束手無策的時候,池田澄江突然發現不遠處一棟樓房看上去眼熟,進去之后發現正是那名翻譯事務所所在的樓房。
在翻譯的幫助下,池田澄江與中國駐當地的領事館取得了聯系。池田澄江說,進入領事館后聽到很多人講中文,覺得特別親,禁不住淚流滿面。稍微有點頭緒之后,池田澄江決定繼續留在日本尋找自己的家人。但是日本政府以材料不充分為由拒絕為池田澄江辦理簽証延期手續,於是在當地華人和日本記者的幫助下,她帶著孩子從北海道趕到東京,希望在東京尋找機會。
分明是日本戰爭遺孤,但是卻被日本政府拒之門外,池田澄江的事經過日本媒體報道之后,被很多日本民眾所了解。一名姓河合、有著遺留中國的經歷的律師主動幫助池田澄江打官司。盡管依然沒有找到在日本的家人,但是在各方的幫助下,池田澄江最終於1982年獲得了日本國籍。加入日本國籍時被要求將名字改成日本名字,池田澄江於是用了一個幫自己做翻譯的人的姓,保留了養父母給自己的名字,改名“今村明子”。
之后,池田澄江想把丈夫也接到日本來,但是因為自己沒有正式工作,丈夫無法獲得簽証。因為不會日語,池田澄江很長一段時間都在打零工,比如在餐廳刷盤子、做清潔員。為了和丈夫團聚,也為了保障老后的生活,她決定找一份正式的工作,於是她向此前幫過自己的河合律師求助。
河合律師答應池田澄江,讓她在自己的事務所試用一個月。池田澄江十分珍惜這個機會,事務所其他人每天9點半上班,但她8點就到,把事務所打掃得干干淨淨,幫大家復印資料,做所有自己能做的事情。大家都認為池田澄江勤勉肯干,一個月后,她的試用期被延長至3個月,之后又被延長至半年。2年后,池田澄江成為事務所的正式員工。
池田澄江在事務所的主要工作是幫助日本戰爭遺孤辦理加入日本國籍的業務,相關業務所需要的材料包括申請者的個人經歷說明,因此池田澄江了解了很多殘留孤兒的經歷。她說,“我看了1300多個人的材料,每看一個人的材料我都要哭一次”,“雖然我自己也是戰爭遺孤,但是我覺得他們比我更可憐”,她總想著盡力去幫助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