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03日15:17 来源:中国网
历史上,日本问题曾是中美战略合作的重要契合点。在新的格局转换期,日本问题将考验中美两国的智慧和胸襟。 |
美国副总统拜登将于本周访华。
这是在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闭幕后不久的到访,将进一步表明美国欢迎会议成果、支持中国全面深化改革的态度,并就两国各自改革调整涉及中美关系特别是经济关系的重大问题进行协调。
这是2013年访华的美国最高级别代表团,也是本年度中美高层交往的收官之笔,将再次确认习近平主席与奥巴马总统6月“庄园会晤”达成的构建新型大国关系的共识,共商落实路线图。
这是在亚太局势继续发生复杂变化之际进行的访问,尤其是在中日关系陷入僵局、东海冲突风险上升的情况下,将为中美在高级别上就美国亚太战略调整加强沟通并共同稳定地区局势创造难得的机会。
但中美双方能否通过这样一次访问把有关工作成功向前推进一步,还要看访问期间的具体沟通情况,更取决于双方高层对对方、对亚太、对世界的战略认知是否真的在相互靠近。
拜登是美国史不多见的实权副总统,其外交专长和理性思维为人称道。通过几年的你来我往,拜登已同习近平等中国领导人建立起密切的私人关系。但他此次访华肯定不只是一次叙旧之旅,而是富有实质意涵,甚至颇为沉重,将会按照长长的议题单同中方交换意见,在一些问题上甚至会有正面交锋。
中美均已步入改革调整的关键期,亚太格局转换也已进入中日战略竞争的关键期。两个关键期相迭加,使得中美在战略、经济、安全和全球事务上加强协调的紧迫性进一步上升,协调的难度也进一步增大。
最大的难点还是在于战略问题。尽管两国元首已经达成共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共识,半年来双方通过战略与经济对话、人文交流高层磋商、两军高层和专业技术交流等途径不断加以推进,但践行这一理念需要破除的障碍仍有很多,战略互疑是其中最顽固、最深刻也最具潜在破坏力的。
中美最主要的战略互疑,就寄生在亚太地区事务中,当前突出表现在日本问题上,这个问题可以说是两国增进战略互信并就亚太事务加强协调的“深水区”。
中日关系紧张所具有的战略属性绝不亚于朝鲜半岛局势问题。领土问题、海上安全固然重要,但相对于中日之间不断加剧的战略竞争来说,只是表象。这是一场决定未来亚洲格局和地区战略安全环境的竞争,美国如何自处将产生关键性的影响。
就像连日来在中国东海防空识别区问题上的所作所为一样,美国试图在中日之间保持微妙的平衡,不愿因中日矛盾升级而被迫做出选择。但表面的暧昧掩饰不了美国对日本的实际偏袒。在华盛顿一些人的内心,必须将日本保留作牵制中国的有力棋子,必须与盟友继续掌控西太平洋的制海权。